白笔
古时官吏随身所带记事用的笔
白笔,读音为 bái bǐ,汉语词语,意思是古时官吏随身所带记事用的笔,也是古代官员的一种冠饰
解释
战国秦汉官吏奏事,必须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笏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发际。至魏晋以后,成为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于帽侧,笔尖不蘸墨汁,纯作装饰。称“簪白笔”。宋代文武官员兼簪。明代官员朝服冠梁顶部一般插有一支弯曲的竹木笔杆,上端闻有丝绒作成的笔毫,名“立笔”,作用与白笔相仿,乃秦汉簪笔之遗制。
1.古代侍从官员用以记事或奏事的笔﹐常插于冠侧。 2.特指谏官用的笔。亦借指谏官。
出处
《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尚书令、仆射、尚书手版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太平御览》卷六八八引《魏略》:“明帝时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为何官?何主?’辛毗曰:‘此为御史。’旧时簪笔以奏不法,今者直备官但眊笔耳。”《宋书.礼志五》:“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三台五省二品文官簪之,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官不簪。”明宋濂《和王内翰见怀韵》:“奇才不换金城百,宠名赏簪白笔双。”参阅《史记.滑稽列传》、《宋史.舆服志四》。
参考资料
白笔.汉典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7 11:51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