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翅拟蜡嘴雀(学名:Mycerobas carnipes):中等
鸟类,体长20-23厘米。嘴粗大,尾成叉状。
雄鸟整体乌黑和带暗黄色,初级飞羽基部有一小块白斑翼斑淡黄色;
雌鸟较雄鸟发灰,由颊到胸具白色斑纹,翼斑白色,且较雄鸟的小。
形态特征
雄鸟整个头顶、颊、喉、胸、颏均烟黑色,上体余部一般烟黑色,下背和腰橄榄黄色;翼
覆羽黑色,大覆羽外翈羽端具橄榄黄小斑;小翼羽和初级覆羽及飞羽黑色,
初级飞羽外缘灰色,羽基白,形成大形“翼斑”;内侧次级飞羽的外翈羽端具橄榄黄色小斑,且沾灰,尾上覆羽黑色,尖端橄榄黄色;尾羽黑色;腹、体侧及两胁橄榄黄色;护腿羽暗灰色;尾下覆羽橄榄黄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灰,微沾橄榄黄色。
雌鸟与雄鸟近似,但羽色浅淡,全身黑色部分转为石板灰,绿黄色部分也较暗,而绿色较多;耳羽、颊和颈侧具白色轴纹。
幼鸟羽色和雌鸟相似,黑色部分转灰,并具灰白色条纹。
虹膜褐色或红褐色;嘴淡紫黑色,下嘴较白;脚淡肉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48-75克,♀47-69克;体长♂195-245毫米,♀190-236毫米;嘴峰♂20-25.5毫米,♀19-25毫米;翅♂111-126毫米,♀111-124毫米;尾♂90-117毫米,♀92-115毫米;
跗蹠♂20-28毫米,♀21-28.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白翅拟蜡嘴雀属于高山鸟类,一般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以上的高山,冬季有垂直迁移现象,在四川峨眉山和云南玉龙山等地都见于3000米以上;在秦岭太白山栖息于2700-2900米处;在大巴山区可见于3000米以下,而在西藏察隅则在3800-3900米间。冬季在青海湟水河谷地区却下降至丘陵地带。此鸟生活于高山针叶林下层和森林灌丛中,冬季多在针、阔叶混交林和丘陵灌丛,有时也到牧场。
生活习性
性不怯疑,较活跃。飞翔显得笨拙而低矮;平时单个或成对生活,冬季常集合成群活动。叫声中有短促的鼻音似的“shwenk”或“chwenk”的联系声(地声)和一种粗厉的“wit”或“wet”的叫声,并常常扩展成“wet-et-et”或“add-a-dit”的旋律,这种旋律是其歌的基础或开头,继之以“dja-dji-dji-dju”。该鸟鸣叫或歌唱总是在显著的栖位上发出,不过很少听到它完整的歌。
食物主要为植物质,据云南动物所在云南6-7月间剖胃检查食物为野生植物和一些农作物,而在西藏察隅和察雅,却食大量浆果。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不丹、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游荡:俄罗斯联邦。
繁殖方式
在山上赤杨和灌木上筑巢。巢外壁由带刺的小枝和卷曲的草编成,窝内垫以一块块薄树皮。6月开始产卵,从6月末到8月中旬均见孵卵。每窝卵2-3枚,卵呈淡灰绿而沾粉红色,具紫黑色点斑和毛状线条,并多集中于卵的钝端。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