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巨鼠
鼠科白腹鼠属动物
白腹巨鼠,又称安氏白腹鼠、山老鼠、安氏鼠,是啮齿目鼠科白腹鼠属哺乳动物。白腹巨鼠是大型鼠类,大小与青毛鼠相似。体背毛棕褐色,腹毛纯白色。尾较长,末端多为灰白色,前足背中央区有一褐色斑块;吻及眼眶周围暗褐色,耳壳大而薄,暗褐色,向前拉能遮住眼部;前足背中央区有一暗褐色斑块。
形态特征
白腹巨鼠为鼠科中较大的一种鼠类,体较青毛鼠粗壮,尾亦长而粗,末端多为灰白色。吻及眼眶周围暗褐色,耳壳大而薄,暗褐色,向前拉能遮住眼部。前足背中央区有一暗褐色斑块。
白腹巨鼠背毛棕褐色或略显淡棕色,自头顶至尾基部毛色基本一致。背毛由二种毛组成,一种为棕灰色较柔软的毛,另一种为毛基白色、毛尖黑褐色的硬刺毛组成。由于背中央区硬刺毛较多,故略显黑褐色。腹毛纯白色。背腹交界处分界明显。尾两色,尾背面从尾基部开始约3/4为棕褐色,末端1/4灰白色。尾腹面为灰白色。前足背面灰白色,后足背面棕褐色。胡须较粗长,长须可达120毫米,基部为黑褐色,至末端颜色逐渐变淡,在吻周围有一部分较短的胡须,颜色较长须为淡,多为灰白色。
白腹巨鼠头骨粗壮细长,棱嵴发达,门齿孔比青毛鼠略显宽长,后端达不到臼齿前缘的水平线。腭骨较长,接近枕鼻长之半,其后端接近第三臼齿水平线。听泡较小,其长度达不到枕鼻长15%。鼻骨前端突出门齿外,后端与前颌骨末端平齐,眶上嵴发达,一直延伸到顶间骨处。
白腹巨鼠门齿背面为棕黄色,侧面和腹面为牙白色。第一臼齿较大,接近第二、第三臼齿之和。第一臼齿第1横嵴外齿突不发达,中齿突最大,内齿突向下弯曲。第2横嵴3个齿突发育正常,内齿突仍向下弯曲,第3横嵴内外齿突消失,中齿突发达。第二臼齿第1横嵴退化,仅余一内侧齿突。第2、3横嵴与第一臼齿2、3横嵴相似。第三臼齿第1横嵴亦仅有1内侧齿突,第2、3横嵴连接成环状。
栖息环境
白腹巨鼠主要栖息于亚热带山地林区,常见于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地带,或林木稀疏面靠近山坡农田的草地,喜选择近水沟的灌丛作为栖息位点。
生活习性
白腹巨鼠多在晚间活动,黄昏后,开始外出,活动范围很大。善攀登,常爬到果树上,偷吃果子。冬季多在山区岩洞中过冬,春末夏初,则常在山区的田园间活动。
白腹巨鼠常在靠近水源的岩石裂缝中做窝,洞口约7-8厘米宽。洞口周围因经常经过,被磨得十分光滑,且遗留有足迹和粪便。洞口外的杂草中,也常见到有跑道,宽约8-10厘米。春末夏初,活动范围较大,没有固定的窝穴,利用灌木丛、杂草丛、荆棘丛等处临时栖居。
白腹巨鼠主要采食植物的茎、叶等绿色部分。夏季也取食鲜果和少量昆虫,冬季一般以山区的各种野果,如栗子马尾松的果实为食。
分布范围
白腹巨鼠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在中国(台湾、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陕西、广西、海南、广东、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地)。
繁殖方式
白腹巨鼠一年繁殖2次,春、秋季各繁殖1次,每胎产2-4仔。
亚种分化
(资料来源:)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1999年Yu和Lin调查显示,该种种群密度为2-5只/公顷。其种群数量发展趋势未知。白腹巨鼠数量不多,是稀有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规范管理
2020年10月,国家林草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于白腹巨鼠等45种野生动物,《通知》明确要求要积极引导有关养殖户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养殖活动,并按有关规定完成处置工作。确需适量保留种源用于科学研究等非食用性目的的,要充分论证工作方案的可行性,并严格履行相关手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20:4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