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螺镇,隶属于湖北省
荆州市
监利市,地处监利市境东南端,东南临长江,东北接
洪湖市界牌镇,西抵
尺八镇,北连
桥市镇。辖区总面积73.2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白螺镇户籍人口51264人。
历史沿革
清代,置白螺唐司。
明初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为乡、联保处处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设白螺区。
1953年,界牌、螺山两乡划归洪湖县(市),湖南省临湘县的新淤洲划归白螺。
1956年,尺八区的姜堤、何埠、薛潭、观音划属白螺,白螺区的何桥、底湖划归朱河区。
1958年,白螺区改为白螺公社。
1962年,恢复区建制。
1977年,与柘木合并为白螺公社。
1984年3月,白螺公社更名白螺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柘木公社分出,白螺区改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白螺镇辖白螺中心1个居民委员会,杨林山、阳光、红灯、万马、红山、韩埠、张先、引港、支许、雷刘、凤凰、贺沈、高黄、先锋、王李、朱田王、新明、毛桥、荆红、联盟、贺刘、荆江、邹码、五里庙、薛桥、工农、瞿李、六弓洲28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白螺镇下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镇人民政府驻地白螺矶。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白螺镇地处监利市境东南端,东南临长江,东北接
洪湖市界牌镇,西抵
尺八镇,北连
桥市镇。辖区总面积73.28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白螺镇有耕地8.5万亩,人均1.6亩,其中水田7万亩。
人口
2011年末,白螺镇辖区总人口5.2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1万人,城镇化率94.7%。另有流动人口1200人。总人口中,男性27500人,占52%;女性25390人,占4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29万人,占99.99%;有壮、彝、傣、布朗4个少数民族,人口5人,占0.01%。
截至2017年末,白螺镇常住人口38866人。
截至2019年末,白螺镇户籍人口5126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白螺镇财政总收入16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万元。
截至2019年末,白螺镇有工业企业12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农业
2011年,白螺镇农业总产值6亿元,农业增加值3.3亿元。
2011年,白螺镇生产粮食4.4万吨,其中水稻4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籽和蔬菜。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1万亩,皮棉产量0.1万吨;油菜籽种植面积5.2万亩,产量0.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7万亩,产量3万吨。
2011年,白螺镇生猪出栏2.6万头,年末存栏1.9万头;上市家禽40万羽;年末存笼39.1万羽。
2011年,白螺镇淡水养殖面积2.8万亩,稻田养殖面积2.9万亩;2011年,水产品产量1.5万吨。
工业
2011年,白螺镇工业总产值1亿元。有工业企业3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
商业
2011年末,白螺镇有各类商业网点163个,职工456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88万元;各类集贸市场2个。
金融业
2011年末,白螺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0.3亿元。
交通运输
2011年,白螺镇境内有公路36条,通车里程386千米,其中省级道路101千米,镇级道路855千米,村级硬化道路200千米,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白螺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250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15所,在校生4435人,专任教师15人;初中2所,在校生2137人,专任教师15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白螺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76万元,比上年增长10%。
文化事业
1994年7月,白螺镇建成镇有线电视差转台,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610户,入户率34%。
2011年末,白螺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4个;各类图书室27个,藏书2.2万余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白螺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26个;床位62张,每千人拥有病床1.17张。专业卫生人员62名。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9万人,参合率6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白螺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55人,支出197.3万元;医疗救助20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797人次,共支出8.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77人,补助支出139万元。社会福利费30万元;敬老院1家,收养农村五保人员61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80万元;基金支出合计3340万元。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23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白螺镇有邮政网点1处。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1.3万份(册)。电信服务网1个;固定电话用户4000户,电话普及率39%;移动电话用户22012户;宽带接入用户420户。
2011年末,白螺镇有自来水厂1座,生产能力500004/0,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7.3千米。
2011年末,白螺镇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变压器134个,输电线路114千米,年用电总量1340万千瓦时。
2011年末,白螺镇镇驻地绿化面积2.4公顷。
历史文化
白螺镇当地狮子山上有白石,形似螺壳,又依长江,因而得名白螺(矶)。
地方特产
白螺镇阳光村地处
洪湖湖区,沙洪公路穿境而过,野鸭一直是该村的特色农产品。阳光村野鸭养殖逐成规模。
湘莲是白螺镇仅次于稻谷的种植项目,主要集中种植在洪湖湖区,地势低洼的湖田里,常以鱼莲共生的模式进行种植。
河蟹养殖是白螺镇新兴的的养殖项目,2001年,全镇河蟹养殖面积1万亩,2002年已发展到1.5亩,2002年全镇河蟹养殖面积100亩以上的户主达20户,养殖面积达500亩以上的户主有4户,白螺镇联盟村村主任前段前程河蟹养殖面积达1800亩。
黄鳝养殖是白螺镇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养殖项目,调查获悉2002年全镇黄鳝养殖网箱多达2000口,其中有网箱100口以上的户主2家。
风景名胜
轩井流霞(容城八景之一):狮子山形如卧狮,系一临江孤立小山。山腰有轩辕井。传说轩辕帝游乐洞庭,曾憩此地,又传井水长年不涸,晚霞映照山石,投影井中,似有万道霞光流动,人称“轩井流霞”。狮子山南锁洞庭,西扼长江,是重要的水陆交通要塞。南宋初年,大将宗泽曾在此地驻兵以防杨么水师。后岳飞兵进洞庭,亦在此设营转运粮草。明末,李自成部属出在此与官兵争战不息。现狮子山尚存宗公庙遗址。
狮子山雄踞白螺矶上,它可南扼衡岳,北控荆襄,东拒吴越,西镇巴蜀。
杨林山,古名“杨林矶”、“隐矶”、“杨岐山”、“杨林浦”,在市东南65公里,滨临长江,海拔76.5米,由连绵三峰组成,与湖南
临湘山隔江对峙。杨林山的主要景点有千年古刹“天妃庙”、三国遗迹“子龙岗”,抗战遗存日军机场等。此外,新建的自控水利工程杨林山电排站,如乌龙卧山腰,渠水环山绕。
在白螺杨林上有一座古庙叫天妃圣母庙,每年的正月初一会有很多人都去那里烧头香;测字算卦的;祈求平安;幸福。在监利市算是有名的宗教圣地。唐肃宗年间,连年大旱,民不聊生,肃帝妃,即天妃圣母欲拯黎民于危困,遍游华夏,接济灾民,到此地落驾成仙。肃帝感天妃恩德,赐建天妃庙,自始香火连绵。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25日至28日,日本大佐岩崎民男率部从岳阳渡江,侵占了白螺矶、杨林山,建立日军战略军事基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底,日军首先在白螺红灯村强行圈地1500亩,修建新淤洲临时战略飞机场。1940年7月动工修建丁家洲江岸飞机场,和临时飞机场连成一体,共占地约3200亩。民国三十年(1941年)又修建杨林山飞机场,占地1200亩。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中旬,国军49师在监利4个自卫队的配合下,攻打飞机场,激战三天,虽未摧毁机场,也使敌人伤亡惨重。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国军44师郑团和自卫队联合袭击机场,牵制了日军,配合了第九战区对日寇的反攻。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1日,国民党空军4架飞机奇袭白螺飞机场,连续投弹扫射,引起机场大火,炸毁炸伤敌机数十架,使机场元气大伤。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丁家洲飞机场遗址,一座碉堡还孤立在江岸边,日军暗堡零零星星地散落在旷野中。当年日军洗澡池之类的建筑,还残留在新淤洲一带。这些都是日军侵华的罪证,丁家洲成为国耻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