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是中国作家
刘斯奋创作的长篇小说,共3册,分别为:《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出版于1984—1998年。
内容简介
《夕阳芳草》
《夕阳芳草》是《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一部,集中描写了大明王朝覆灭的前夕,江南地区的文人组织“复社”和“阉党”、余孽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秦淮名妓董小苑一波三折的爱情纠葛,竟同权臣暗中进行政治交易,为“阉党”余孽开脱,使江南的政治、社党的争斗、内讧更显波诡云谲。
《秋露危城》
《秋露危城》是《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二部,农民军领袖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明崇祯的突然灭亡给江南造成了冲击和极度混乱。为江南半壁河山,拥立新君,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集团与以马士英为首的政治势力展开较量。政权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各派斗争惊心动魄,甚至爆发内战危机,直至清兵一举南下。
《鸡鸣风雨》
《鸡鸣风雨》是《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三部,描写明朝残余势力在弘光王朝覆灭后,退守浙东地区,继续坚持抗清及其最终灭亡的过程。在该卷中,几个主要人物被命运驱上了不同的道路。黄宗羲毅然参加义军从事武装斗争;冒襄和董小宛成为颠沛离的难民;钱谦益投降北上,柳如是则独自留在南京,各自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最终又集结在抗清的旗帜之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转折,人们告别过去,开启新时期。“新的开始”,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但是社会现实,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仍会在过去时代的轨道上滑行一段时间,思想层面上的“新生”更不是朝夕之间便可实现。所以,尽管批判对象变了,但批判的方式、批判的思维甚至批判的话语方式仍沿袭过去的模式、风格。就文学创作而言,创作的主体沉浸在被解放的狂热中,他们迫不及待地运用所熟悉的“语言”“思维方式”对“文革”进行猛烈的批判,于是,与政治话语高度契合的揭示、反思“文革”的荒谬及其对“人”的全面伤害的文学成为创作的“主流”。可以说,在中国社会经历思想巨变和话语重建之际,社会文化思潮处于拨乱反正、重新审视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时期,虽然思想界、文化界已经开始对历史进行反思、对文化展开批判,启蒙话语随之活跃,但主流意识形态仍显示强大的影响力,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仍然停留或纠缠于意识形态的制约之中。《白门柳》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了。
刘斯奋写作《白门柳》开始于1981年,第一部《夕阳芳草》于1984年出版。
人物介绍
钱谦益
历史上真实的
钱谦益,是诗人散文家,他论文论诗反对狭窄和肤浅,提倡情真,主张以学问反对空疏,对于振作当时的文风和转变衰微的格局起过积极作用。但他在仕途上颇多曲折,早年曾是东林党后期领袖同阉党对抗,后因与人争为阁臣被革职。小说就从他革职十多年后谋求复官写起的。作者没有凭自己的好恶褒贬人物,而是如实表现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物的复杂性格。钱谦益虽然急于复官,他想为阮大铖开脱;但他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等各种因素,又使他只能遮遮掩掩暗地进行。
冒襄
冒襄是一个典型的孤独的知识者。他的性格几乎可以说全是环境造成的。他才华横溢,却科举一直未能取中。他原先爱恋的陈圆圆,却又被田国丈掳走。国家将亡匹夫有责,而他却不得不为老父从前线调离而奔走求告。动荡生活中的家庭重担,又全部落在他的肩上。真是集矛盾苦难于一身,而又苦于找不到出路,只得落落寡合独自苦恼。由于他只是一般的知识士人,长期儒家思想的浸淫使他能够做到苦持节志。小说末尾扬州城破前夕,冒襄在史可法面前长跪不起,请求“效力麾下”,更显出他品德的可贵。
黄宗羲
黄宗羲,在清军南下后就直接参加了八年抗清斗争,直至南明政权彻底垮台为止。小说第一、二部主要是写他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和主要内容。黄宗羲思想的贡献在于他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戊戌政变时就曾刻印他的《明夷待访录》作为宣传工具。小说第二部末尾他身陷囹圄极度悲观,更发出了激烈抨击封建专制的宣言。小说突出了他执拗、耿介、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描写了他对钱谦益由崇敬到轻视的过程,描写了他与陈贞慧的策略分歧,使人感到他的原则性和坚定性。小说第三部描写了他直接组织义军,并身先士卒,参加和指挥作战,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也许由于他作为思想家的特点,使作品中的描写偏重于思想议论和学术探讨,显得有些单调和枯燥。
柳如是
柳如是是一个风尘女子。作品不是把她作为一般的名妓和宠妾来描写,而是写出了她出众的才华和超凡的见识。她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书画也小有名气。她在国事家务方面,都有远比钱谦益更为高明的独到见解,所以与其说是她对钱的成功控制,还不如说是钱对她的言听计从。她在国破家亡之际不惜一死以殉,以及她对权贵佞臣的轻蔑,都显示了她高尚的政治态度。小说并没有拔高她,而是写出了她对钱谦益仕途的关心和计划,还写出了这个风尘女子守不住空房,和为了争取在家中、在社会的地位所作的种种计算和争斗,写了她凄艳哀婉缠绵悱侧的感情,更丰满了她复杂的性格。
董小宛
董小宛作为出身低贱的风尘女子,同样是通过从良冀望能改变命运,但她与柳如是不同,她只能以无休无止的纠缠和无可奈何的苦熬苦等来求得冒襄的接纳和宽容。在冒家她小心翼翼,敬上和下,恪守闺范。但她却受到丫环的监视,“暗地里仍旧把自己看做是一名下贱的、不可信任的青楼女子”,这是那个时代许多女子共同的悲剧。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白门柳》描写的明清王朝更迭,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是文明程度低的民族战胜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从多民族中国的历史看,则是兄弟民族斗争、融合、发展的一个阶段。因此简单地站在清朝的立场,或是明朝的立场,并不是区分正确与否、爱国与否的标准。《白门柳》作者正是以大中华民族的历史观和维护华夏文明的主体思想,来观照和反映这段历史,并着力揭示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文人生活、政治斗争、天崩地解的社会氛围,是《白门柳》全书整体的主旋律。三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再现这一主题,当正面描写某一方面的时候,其余两方面就成为背景,在舞台背后或内在旋律中出现。这就像一部交响乐,有不同的音乐主题,当一个主题奏响的时候,其他主题就成为隐隐约约的唱和。在第一部《夕阳芳草》里,文人生活是一个正面的主题,而政治生活和末世氛围,就是这一主题背后的和声。所以《夕阳芳草》也有政治,钱谦益有自己的政治“阴谋”,黄宗羲要向朝廷进献“万言书”,冒襄为营救父亲奔走请托,都是政治。而所有的场面、情节、人物,都体现出大厦将倾、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在第二部《秋露危城》里,政治斗争成为正面主题,可是里面当然还有文人酬唱,甚至许多政治斗争本身,也充满文人的特点。而末世悲风和社会动荡等等,比第一部更为强烈了。第三部《鸡鸣风雨》的正面主题是社会动荡,而其中当然也有文人生活和政治斗争。
艺术特色
隐喻
“白门柳”出于唐朝李白的《杨叛儿》诗句:“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白门”指南京,晚唐韦庄《金陵图》“无情最是台城柳”说的也是南京,为吊古伤今之作;清人王士禛《秋柳》一诗,以南京白下门的秋柳寄托故国之思。小说以“柳”作为书名,寄托的则是“历史之思”。小说中的柳树,已不仅仅是一株植物,它已然成为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者。几百年后,南京的柳树再度目睹了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如何走向灭亡,读者可以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借景寄慨,领会作者对历史的观照以及“寓史于诗”的情怀。小说分册名称“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这些短语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色彩。三者皆为意象,且都可从古典诗词中寻找到对应的意境。宋代晁补之《鹧鸪天》中有云:“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宋代辛弃疾《满江红·题冷泉亭》写到秋露下,“向危亭横跨”,触景生情,寄托收复国土、重返故乡之情。“鸡鸣风雨”出自《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汉代的《毛诗序》的解释是“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也就是说,身逢乱世,人们思念品德高尚的君子。意指在黑暗的环境中,君子仍不改自己的气节。作家用这三个短语作为分册书名,是有深刻含义的。
意境
在意境的创造上,《白门柳》并不是对诗歌意境的简单移植。小说不同于诗歌,小说的诗意创造才能显示出其不同于诗歌、散文的特有魅力。所以,小说的诗意创造不在于对诗歌意境的移植,而在于能否把这种移植融化在小说所独具的、特有的写人叙事之中,通过叙写人和事来实现小说诗意的创造。这一方面,《白门柳》的处理是非常巧妙的。如余怀等人寻找陈贞慧谋划抗清复明大业,陈贞慧却避而不见,小说把这一段写得宛如“寻隐者不遇”,作者以声音烘托意境,让读者在有声与无声的交替中去领会弦外之音。再如董小宛“苦候情郎”一节。金山脚下,经过方以智等人的热心撮合和督促,冒襄答应了董小宛的婚嫁要求。董小宛回到苏州后,便开始了她的“苦候”:她每天揣测着冒襄的行程,“倚在闺房的小窗前”,“睁大眼睛,热切而专注地向远处眺望,等待着航船的出现”,一旦见到船只,“顿时紧张起来”,“全神贯注地盯着”,又眼见着航船越去越远,终于消失在黄昏的薄暗里了”。左等右等,等来了自己不想见的“恩客”,搅乱了心思,加深思念,雷雨之夜,听闻《梅花三弄》的笛声,竟认为是冒襄吹奏,冒着大雨,奔向码头,结果“码头上却空荡荡的,既没有船,也没有人,而且连笛声也忽然消失了”。联想古典诗词,董小宛“苦候”的过程几乎就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生动演绎。董小宛最后“失魂落魄地站着,呆呆地望着在潇潇暮雨的笼罩下,正变得愈来愈昏黑的河面,两腿一软,坐倒在泥地上”,也可谓是“肠断白洲”。温庭筠的一首闺怨小令,被小说作者巧妙地融入小说叙事之中,将董小宛望郎盼归、凝愁含恨的种种心绪、情感不着痕迹而又非常贴切地表现出来了。
叙述
小说以诗的凝练剪裁历史。传统的长篇历史小说反映某一时代的重大事件和历史面貌,一般是时间跨度大的鸿篇巨制,小说对历史事件的始末交代清晰,贯穿始终。《白门柳》没有沿袭传统的叙述方法,而是借鉴写诗之经验,对历史精心剪裁,高度概括。诗的篇幅相对短小,古诗格制更甚,必须运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及精炼的文字,集中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经典古诗中亦有对历史的高度概括。比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第一、二句以“折戟”的形象、“认前朝”的思绪高度概括赤壁之战来龙去脉,后两句论史,将赤壁之战对三足鼎立格局形成的关键性意义非常精炼地总结出来,诗人独特的历史见解亦蕴含在这两句诗之中。古诗以凝练的形象、简约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涵。刘斯奋创作《白门柳》便借鉴了这种提炼历史的方式。明清两代更替,从努尔哈赤起兵、农民起义到南明灭亡至少几十年时间,而《白门柳》只选择了其中的三年: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月到十二月,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到次年(1645年)五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到次年(1646年)五月。这三个年头并不完全连贯,但却集中了明清易代的关键性事件:1642年,明王朝内忧外患形势日益严重,农民起义军屡屡获胜,张献忠攻克舒城、庐州,李自成攻陷开封、襄阳,外与清军的松锦大战中,明军大败,关外防线基本失守;1644年更是历史转折之点,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清军入关,明朝覆亡;1645—1646年则是南明王朝最后的抗争。小说以这三个年头为基点,展开叙述,在此之前以及之后的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在所描述的时间段中已经体现。作者通过对这三个年头的集中描绘,充分展示了封建专制体制到了明代,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结构性的非颠覆无以再造的溃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新旧观念对立和激荡,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白门柳·跋》)高度浓缩展示,揭示出明朝的覆亡是各种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时也揭示出明朝残余势力抗争最终彻底失败的不可避免和早期民主思想的必然诞生。
一百多万字的作品只写了三个年头的故事,将历史高度浓缩于所写的时间段,就如诗歌之凝练,艺术辐射力反而更强,“不但可以追溯来龙,而且能够预兆其去脉”,三年写尽明清易代。这种历史时间段上的取舍和剪裁,不仅避免了因铺垫前史而造成的累赘,也避免了后续之多余的蛇足,而且充分地表达了小说揭示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一主题。如此高度凝练的剪裁历史的方式为小说的叙述时间和空间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平衡,在这一点上,《白门柳》纠正了传统长篇历史小说因时间跨度过长而导致叙述空间不足,流于编年体式粗略交代的弊病。所以,与传统长篇历史小说相比,《白门柳》的叙述显得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这是小说构思上的创新之举。
人物塑造
《白门柳》的人物塑造,没有停留在人物外在言行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文人知识分子的心灵,开掘出了他们灵魂深处的文化心理积淀。作品中的人物既有生活形态的外在的鲜活性,又有内在心理蕴含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譬如钱谦益,就写出了他在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所作所为后面的内心隐秘,既渴望作官,渴望仕途通达,又渴望保持人品、人格和气节。‘然而,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文人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互相交织的动荡社会中,二者难以得兼。于是他的内心充满矛盾痛苦,顾此失彼,左右为难。谋求复官时是如此,降清以后也是如此。最后,辞官不做,转而加入抗清的秘密斗争,他的心灵才得到平静。他也才算是又重新获得了人品和人格。
作品影响
1997年,《白门柳》(第一册、第二册)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2004年,《白门柳》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由伊能静、巍子等主演。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刘斯奋,广东省中山市人,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著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辛弃疾词选》、《周邦彦词选》、《姜夔张炎词选》、《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唐宋诗词彩图辞典》等,并出版《刘斯奋人物画选》。1981年起从事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创作。 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