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冬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男,1968年生。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Journal of Nanomaterials》副主编。200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人物经历
1999年在中科院金属所获博士学位。
2000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做访问研究。
2002-2003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做博士后。
2004年在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做客员研究员。
研究方向
单个纳米结构/材料微区的性质;在原子尺度上观察物理/化学现象的微观过程;原位透射电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轻元素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质。
获得成果
在轻元素(硼、碳、氮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结构关系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
1、与他人合作,研制成功了一台先进的大型实验仪器—原位微区结构分析与性质测量联合系统,实现了小尺度材料的操纵、性质测量与高分辨结构表征在透射电镜中原位进行。
2、在晶格分辨水平,观察到氮化硼纳米管的导电性质随结构变化,从绝缘体到半导体转变的过程,实验发现了氮化硼纳米管径向弹性形变导致其带隙减小;发现了硼碳氮纳米纤维薄膜具有蓝-紫光荧光性质;在单个纳米结构的力学、场电子发射等性质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3、发展了一套低温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出各碳层手性近于一致的多壁碳纳米管和单壁硼碳氮化合物纳米管,这些工作是纳米管精细结构可控制生长和纯半导体性纳米管合成研究的重要探索。
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NO LETT/JACS/PRL等杂志上合作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APL文章20篇;被他人SCI文献引用超过1000次,单篇最高他引超过140次;
合作申请了8项发明专利。
为JACS,JMR,J. Nanosci.& Nanotechnol, Sol. Sta. Comm.,Mater. Res. Bull., Mod. Phys. Lett. B等杂志的审稿人,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10余次。
2023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白雪冬研究员、王立芬副研究员团队,通过发展原位冷冻电镜,借助像差矫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低剂量电子束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以分子级分辨率观测冰的生长结晶过程,并原位表征结构的演化。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2) 一种测量单个线形纳米材料杨氏模量的方法,发明,2004,第1作者,专利号:ZL200410069357.1
(3) 原位微区结构分析与性质测试联合系统,发明,2004,第1作者,专利号:ZL200410070112.0
(4) 一种可用于性质测量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台转接头和配套用基片及基片的制作方法,发明,2007,第2作者,专利号:ZL200710179537.9
(5) 一种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原位测量纳电子器件性质的样品台系统,发明,2008,第2作者,专利号:ZL200810055675.0
(6) 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探针驱动装置 ,发明,2004,第1作者,专利号:ZL200410070003.9
(7) 透射电镜中扫描探针装置的双倾转样品台,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201210155033.4
(8) 一种微机械器件的载荷疲劳性能测试系统,发明,2014,第3作者,专利号:201410068708.0
(9) 原位透射电镜光学测量系统,发明,2012,第2作者,专利号:201210518692.X
(10) 一种在电透射镜中原位变温测量光谱的装置,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201310484579.9
(11) 用电场激活稀土氧化物及其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发明,2010,第2作者,专利号:ZL200910078332.0
研究课题
操纵和测量单个纳米结构,揭示纳米材料独特性质与其本征结构的关系,是目前表面科学和纳米材料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
将先进的扫描探针技术与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实验手段。
采用原位透射电镜方法,研究单个纳米结构/材料微区的性质,直接获得性质-结构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 并在高结构分辨的水平上研究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微观机理。
在材料体系上侧重于轻元素材料及其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究其新颖纳米结构的制备、器件构筑及其光电性质。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973子课题,863专题课题,科学院创新课题,杰出青年基金等。与国内外相关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所有较密切的合作关系。
科研项目
(2) 原位透射电镜光电测试系统的研制,主持,国家级,2011-01--2013-12
(3) 具有手性指数分辨的纳米管性质研究,主持,部委级,2010-01--2012-12
(4)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持,国家级,2008-01--2011-12
(5) 准一维半导体纳米线物性与光电器件基础,主持,国家级,2006-09--2011-08
参与会议
(2)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SPM inside TEM,第61届美国真空会议,2014-11,白雪冬
(3) In situ TEM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s on Nano Research,国际电子显微学会议,2014-07,白雪冬
(4) Electrical, optical and ionic probe insid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2012美国材料秋季会议,2012-11,白雪冬
(5) 透射电镜中的探针技术及其在纳米管研究中的应用,第七届环太平洋先进材料国际会议,2010-08,白雪冬
(6) 第十届纳米管科学与应用国际会议,2009-06
(7) 第十九届真空纳电子学国际会议,2006-07
(8) 美国物理春季年会,2005-03
(9) 美国材料秋季年会,2002-12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2) 二硫化钼纳米片电化学锂化动力学的原子机制,Atomic Mechanism of Dynamic Electrochemical Lithiation Processes of MoS2 nanosheet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4,通讯作者
(3) 硅纳米线锂化过程奇异的反应界面迁移和阶结构,Exotic Reaction Front Migration and Stage Structure in Lithiated Silicon Nanowires,ACS Nano,2014,通讯作者
(4) 阻变存储器离子迁移过程中双极电化学传质机制,Bipolar electrochemical mechanism for mass transfer in nanoionic resistive memories,Advanced Materials,2014,通讯作者
(5) 氧化锌纳米线激子发射的原位透射电镜阴极荧光谱观测,In-situ Optical TEM observation of excitonic emissions of ZnO by cathodoluminescence,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14,通讯作者
(6) 固态合金催化剂上特定手性指数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Chirality-specific growth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solid alloy catalysts,Nature,2014,第5作者
(7) 在熔融氧化硼表面自限制生长大面积六方氮化硼薄膜,Facile Synthesis of Large-Area Ultrathin Hexagonal BN Films via Self-Limiting Growth at the Molten B2O3 Surface,Small,2013,通讯作者
(8) 原位透射电镜方法研究氧化锌纳米线的压电电子学效应,Piezotronic effect of Zinc oxide nanowires studied by In Situ TEM,Advanced Materials,2012,通讯作者
(9) 氧化锌纳米线的动态纳米力学性质研究,Dynamic nanomechanics of Zinc oxide nanowir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12,通讯作者
(10) 原位透射电镜方法揭示氧化石墨烯到石墨烯转化过程电导、化学和原子价键的变化,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hemistry, and Bonding Alternations under Graphene Oxide to Graphene Transition As Revealed by In-Situ TEM,ACS Nano,2011,通讯作者
(11) 湿化学辅助替代反应法高效宏量合成硼/氮掺杂单壁碳纳米管,Wet-chemistry-assisted nanotube-substitution reaction for high-efficiency and bulk-quantity synthesis of boron- and nitrogen- dop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1,通讯作者
(12) 氧化铈薄膜的电驱动氧化还原过程,Electrically Driven Redox Process in Cerium Oxid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0,通讯作者
(13) 硫化银纳米离子导体电阻开关过程的原位透射电镜实时高分辨表征,Real-Time In Situ HRTEM-Resolved Resistance Switching of Ag2S Nanoscale Ionic Conductor,ACS Nnao,2010,通讯作者
(14) 具有确定手性指数的双壁碳纳米管电输运性质,Chirality-Dependent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Double-Walled Nanotubes Measured in Situ on Their Field-,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9,通讯作者
(15) 碳纳米管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本征存储性质, Intrinsic Memory Function of Carbon Nanotube-based Ferroelectr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 ,Nano Letters ,2009,通讯作者
(16) 原位透射电镜测量氧化锌纳米线电学性质对其弯曲形变的响应,In situ probing electrical response on bending of ZnO nanowires inside TEM,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8,通讯作者
(17) 通过硼氮共掺杂将金属性碳纳米管转变为半导体,Converting Metallic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nbes into Semiconductors by Boron/Nitrogen Co-Doping ,Advanced Materials,2008,通讯作者
(18) 高电导石墨烯及其LB膜,Highly conducting graphene sheets and Langmuir-Blodgett film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8,第3作者
(19) 多壁硼碳氮/碳纳米管异质结及其整流性质,Multiwall boron carbonitride/carbon nanotube junction and its rectification behavior,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7,通讯作者
(20) 单根氮化硼纳米管电输运性质的机械形变响应,Deformation-driven electrical transport of individual boron nitride nanotubes,Nano Letters,2007,第1作者
(21) 单一手性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made of monochirality graphite shells,Journal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2006,通讯作者
(22) 单壁硼碳氮纳米管的热丝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合成,Direct synthesis of B-C-N single-walled nanotubes by bias-assisted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2006,第2作者
(23) 多壁碳纳米管的多通道弹道输运性质,Multichannel ballistic transport in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5,第4作者
发表著作
专利介绍
1.白雪冬等,“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探针驱动装置 ”
2.白雪冬等,“原位微区结构分析与性质测试联合系统”
3.刘开辉等,“一种可用于性质测量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台转接头和配套用基片及基片的制作方法”
4.刘开辉等,“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原位测量纳电子器件性质的样品台系统”
5.白雪冬等,“一种安装和操纵单个线形纳米材料的装置”
6.白雪冬等,“一种测量单个线形纳米材料杨氏模量的方法”
7.许智等,“透射电镜中扫描探针装置的双倾转样品台”
8.许智等,“原位透射电镜光学测量系统”
9.杨是赜等,“一种在电透射镜中原位变温测量光谱的装置”
10.杨是赜等,“一种微机械器件的载荷疲劳性能测试系统”
参考资料
白雪冬.中科院物理所.
白雪冬 简介.中国科学院.2016-09-13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10:3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研究方向
获得成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