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顶溪鸲
鹟科红尾鸲属动物
白顶溪鸲是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鸟类。雌雄同色,成鸟头顶至枕白色,头颈余部及肩背为乌亮的纯黑色;翼黑褐色,飞羽外翈黑色;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圆形尾较长,为栗红色,基部灰色,端部形成明显的黑色端斑;下体颏、喉至胸纯黑色,腹至尾下覆羽栗红色,腋羽和翼下覆羽黑色;虹膜暗褐色,喙和脚黑色。幼鸟头部的白色区域具有黑褐色细羽缘;黑色区域色较淡,偏灰褐色且具有红褐色羽缘,翼上覆羽亦带有黄白色端斑。
形态特征
白顶溪鸲,雄性成鸟:头顶至枕部白色;前额、眼先、眼上、头侧至背部深黑色而具辉亮;腰、尾上覆羽及尾羽等均深栗红色,尾羽还具宽阔的黑色端斑;飞羽黑色;颏至胸部深黑色并具辉亮;腹至尾下覆羽深栗红色。雌性成鸟:与雄鸟同色,但各羽色泽较雄体略稍暗淡且少辉亮。虹膜暗褐色;嘴、跗蹠、趾及爪等均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2-48克,♀27-40克;体长♂156-202毫米,♀157-183毫米;嘴峰♂11-15毫米,♀11-15毫米;翅♂86-106毫米,♀81-102毫米;尾♂70-94毫米,♀67-84毫米;跗蹠♂27-35毫米,♀28-34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常栖于山区河谷、山间溪流边的岩石上、河川的岸边、河中露出水面的巨大岩石间,有时亦见于山谷或干涸的河床上,在平原地带很少见到。白顶溪鸲有垂直迁徙的习性,夏季栖息在较高的山地,秋冬季下到较低地带,一般生活在海拔1800-4800米间。
生活习性
常单个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到3-5只在一起互相追逐。在岩石上活动或站立时,尾部竖举、散开呈扇形,并上下不停地弹动。该鸟一般不太怕人,但当受惊时即快速起飞,顺河川离水面高约1米左右飞去,飞行能力不强,飞不多远就又落下,边飞边发出“唧”的叫声,尾音拖得较长而音调亦稍高。在下午及阴天此鸟不太活动,有时伏栖在岩石或岸边树枝,不叫也不动地停留很久。啄食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大多为水生种类,并兼食少量盲蛛、软体动物、野果和草籽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洲中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泰国等。
见于中国宁夏六盘山,甘肃西北部、西部、东南部、南部,青海东北部、东部、东南部、南部玉树,河西部,山西,陕西南部,河南,四川北部若尔盖、马尔康、茂汶、西部康定至巴塘、西南部西昌、中部峨眉、雅安、东部万县,贵州,云南西北部、西部,西藏南部聂拉木、江达、察雅、波密、芒康、察隅(留鸟)。在安徽、浙江、江西北部为夏候鸟;在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东南部及南部为冬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约在4-6月初,有时6-7月间有第二窝。巢通常筑在山间急流岩岸的裂缝节、石头下、天然岩洞、树洞、岸旁树根间,偶尔也筑在水边或离水较远的树干上。巢隐藏得很好,不易被发现。每窝通常产卵3-5枚。卵为淡绿或蓝绿色,杂以淡紫色粗斑。巢呈杯状或碗状,由苔藓混杂着细树根、落叶、蕨叶构成,内通常垫以细根,似毛发的纤维,偶尔还有兽毛等物。双亲共同育雏,平均3-5分钟喂食一次,每天从早晨6时到晚9时,喂食时间长达15小时。亲鸟寻食范围约在10-50米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The IUCN Red List.2014-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7 13: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