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台
广东省境内景点
白鹿台在广东新兴县城南六公里的南塘村边,有一片面积一百八十多平方米的岗地,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便是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部下所筑的白鹿台(俗称越王台或越王殿)旧址。据建国后文物普查,遗址还残存有汉代、唐代的布格纹板瓦碎片。
历史来源
原来,早在秦代,新州(今新兴)地域一片荒凉,鹿、豹、老虎等野兽繁多,人烟稀少,被称为“南蛮之地”或“瘴疠之乡”。境内土人以打猎为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中原大乱,秦廷官员赵佗(河北真定人),先后任岒南龙川县令、南海尉事,赵以南海为基地,掠取桂林郡和象郡,继而自称为南越王。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他即率众到新州今县城以南六公里处狩猎,捕得白鹿一双,白鹿象征如意吉祥,赵佗很高兴,令众将即筑台庆贺,用以庆祝和祭祀神灵,祈求南越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史称“白鹿台”(也称越王台),至公元前137年赵佗病卒,公元前111年南越也被吞灭,当年始设临允县(今新兴县),因此,白鹿台遗址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
后来地方官绅和乡民为了纪念赵佗,就在白鹿台旁建起一座越王殿来供奉他。据记载,大殿坐北向南,砖木结构,红墙绿瓦,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随后,这一带附近渐渐形成了村落,村名就叫越王殿村,后改为南塘村,但“越王殿村”之名依旧流传甚广。
在经过岁月的变迁,历史的洗礼,白鹿台遗址已经没有当时的辉煌,只剩下一座简陋的越王庙和一首由清代诗人区宇瞻写的《白鹿台怀古》,供人们感叹世事变迁的苍凉冷清。“白鹿仙车去,无人猎古台。空余烟峤月,曾照越王来。锦忆千金使,台悲逐鹿翁。迹空迷岁月,只认上林中。”
有关遗址
南越王越佗一生筑有四台,先筑五华县的“长乐台”,再建新兴县的“白鹿台”,后再有广州越秀山的“朝汉台”“越王台”。
参考资料
白鹿台遗址.新兴县地情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11 08:53
目录
概述
历史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