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借“丘氏别业”为校舍,由于经费困难,仅办了一个学期。而后便由杨德昭先生等人在南洋、上海等地募捐,得到杨虎臣、杨富臣、杨昭臣诸乡贤的赞助,筹集一笔资金,在古榕树下建校舍。1925年改名为百侯中学,1933年新校落成,师生迁入上课。
1933年,日寇加紧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杨德昭先生为改革乡村教育,聘请由陶行知先生推荐的一批晓庄师范师生来校任教。是年秋,潘一尘校长到校后,团结本地人士成立了“百侯乡村教育促进会”,合并侯南原有四所小校为
百侯中心小学,作为百侯中学的附设小学,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使百侯的教育面貌为之一新。 百侯中学在实行生活教育期间,设有初中部、艺有师范班和民众教育馆。当时候中实行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教育,其教育目标很明确,就是培养革命的青年,学校号召“革命的青年要有创造的精神、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体”;学校提倡“教、学、做合一”、“手脑双挥”、“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学校对学生进行民主、自由、爱科学、爱国家、爱劳动、与工农相结合等一系列的革命启蒙教育,侯中在不长的岁月里便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风格: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具有民主团结,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进步的精神,这也是陶行知先生所赞扬的侯中精神。 在抗日战争期间,罗亦平先生(罗明同志)代任校长,1937年秋刚到侯中,他就根据学校实际,实施抗战教育,他任用进步教师,配好领导班子,加强管理,订立制度,在校内要求师生既要积极利用课外时间参加救亡活动,又要认真教学,提高质量。抗战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延伸。1941年秋侯中办起了高中,成为大埔县第一间私立完中。 抗日战争胜利后,侯中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为革命和建设准备了大批人才,仅1949年先后参加革命队伍的师生达300余人。解放后,侯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私立改为公办,1952年又办起了高中,恢复了完全中学,学校迅速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学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师注意学习教育理论,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提高较快,连年高考居全县榜首。侯中在解放前、和五六十年代,其办学质量之高,就已闻名于全县、全省,培养了大批人才,遍布全国各地和全世界各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侯中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下,在华侨和港澳同胞和广大校友的支持下,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叶选平、王屏山、卢钟鹤等一批省、市、县领导亲临侯中检查指导工作。
1981年得到省政府和华侨的支持,兴建了教学大楼、教工宿舍、学生宿舍大楼各一栋;1988年 曾宪梓先生兴建了“宪梓科学馆”;1992年肖畹香、姚美良先生热心捐资兴建了百侯中学礼堂;1997年旅印尼侨贤杨增蕴先生捐资兴建了“杨增蕴教学大楼”,“杨增蕴教师楼”;在广大校友和华侨的支持下2003年兴建了“校友楼”,2004年兴建了“杨增蕴学生公寓”;海外华侨在杨佐都先生和广州校友会的的发动筹集下,为侯中设立了一百多万元的奖教奖学基金,用于奖励每年高考中考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 侯中于198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施基地”,199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办学有特色的学校,1997年被评为县一级学校,2000年被省陶研会评为“学陶师陶先进单位”,2004年升格为市一级学校,2005年被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评为“先进集体”。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交通方便。
学校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合理。 学校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人数近1800人,学校聘任教职工158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物理实验室三个200平方米,化学实验室两间160平方米、生物实验室一个90平方米,64座语言实验室一个,计算机室两间(共有较先进的电脑120台),
多媒体电教室一个,各场室使用合理,对推进电化教学和素质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