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将团”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建制团的非官方荣誉称号。据非官方统计,现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三支部队有“百将团”美称,最著名的是南京军区某集团军36师106团。这个团是我军保留的为数不多的红军团,是一支由贺龙元帅亲手创建的部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走出了203位将军。这在我军战斗序列中非常少见(据称,1师2团也是红军团、百将团,127师也有百将团,待考。这方面国内军事爱好者、专家可能没有做过专门统计,故不能称“最”)。出自该团的主要将领有陈锡联、
李德生等。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里,有一支由
贺龙元帅亲手创建的老红军部队,这就是全军团闻名的“硬骨头六连”所在的“红军团”、“百将团”。该团位于杭富公路旁,东距杭州市24公里,西距富阳市20公里,南距钱塘江2公里,320国道从门前经过,交通便利。全团占地1400余亩,营区整洁优美,布局合理。
“红军团”“百将团”于1927年9月10日在湖北沔阳戴家场初建。陈锡联、李德生等著名的高级将领曾当过团长。当时,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周逸群回到两湖地区发动秋收起义,他们在沔阳南部的戴家场捕杀了大土豪涂老五,打响了暴动的第一枪,从此揭开了这支部队历史上第一页。后来队伍不断壮大,于1928年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30年2月,改编为红六军,1930年7月,红四军、红六军组成工农红军第二军团,1931年4月改编成红二军团的红三军。1935年11月,从湖北桑植刘家坪出发长征,当时改编为红六师,担任红二方面军的后卫。由于任务十分艰巨,条件十分恶劣,仅在7月22日的一场大雪中,红六师就晒性了140多人,当时著名的“一袋青稞面”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因此,被誉为“铁流后卫”。
1937年被改编为八路军二二零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1939年1月25日是,八路军一二零师到达冀中后,为帮助冀中五分区扩大自身力量,于1月28日河间大小龙关地区抽调七一六团的一连、六连、十一连等3个步兵连和师干部大队共304人,组成一二零师独立第三支队,由贺炳炎任支队长,余秋里任副支队长。1940年12月,三支队改编为一二零师三五八旅第八团。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滑石片战争,创造了山地游击运动战的范例—陈庄战斗,平原游击运动战的范例齐会战斗,歼灭战的范例——田家会战斗。著名的战斗英雄刘四虎、尹玉芬也是在这个时候涌现的。解放战争时期,该团先后参加过著名的绥远自卫战,西华地、延安保卫战,解放青海等战役,并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49年2月,八团和七一六团奉命改编,这就是“红军团”、“百将团”的前身。1958年10月,驻防河南安阳地区。1962年首次开赴福建,完成东南沿海紧急战备任务。1964年参加全军大比武,涌现出了由国防部命名的“硬骨头六连”。1975年9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部队从河南安阳移防浙江杭州。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两团奉命参加了边境自卫还击战,涌现了以“英雄指导员”钱富生、“硬骨头六连”排长林祖武、副指导员谢关友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时代的战斗英雄,六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三连、五连、七连分别被上级授予“猛虎三连”、“攻坚英雄连”“尖刀七连”荣誉称号。团队在70多年的战斗历程中,涌现出了贺龙、许光达、周逸群、段德昌、廖汉生、余秋里,宋时轮、贺炳炎、黄新廷、颜金生、史玉孝等200多名著名将领,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为团队建设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91年至2001年,团队曾多次参加了重大军事演习,较好地完成了对台军事斗争任务。1998年8月,团队赴九江参加抗洪抢险,这次抗洪抢险斗争,战线之长、投人兵力之大、行动时间之紧迫、各种险情之危急,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对部队全面建设是一次综合检验。可喜的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洪抢险斗争中,该团官兵发扬老红军的战斗作风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死打硬拼,经受住了累、饿、困多重考验,坚守九江大堤48个日日夜夜,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做到了无亡人、无事故、无案件、无严重违纪问题,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抗洪抢险中,团队涌现了以“硬六连”为代表的一大批荣誉单位,“硬六连”荣立了集体一等功,指导员利忠宇出席了全军的抗洪表彰大会。同时还涌现了以战士稀琪为代表的一批英模人物。稀琪在身有疾病的情况下,以非凡的毅力和坚强意志,坚持在抗洪第一线奋战40多个日夜。生病住院后,他乐观向上,坚韧不拔,心里始终关心着连队战士和社会。他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高尚的品质,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青春和热血谱写新一代“硬骨头战士”的形象。2000年,稀琪被南京军区授予“新时期硬骨头战士”荣誉称号。
团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主要有:听党的话,铁心跟党的铁心精神;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轴性,敢打硬仗、恶仗的硬骨头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团的创业精神;不计得失、甘愿晒性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注重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重视拥政爱民,内外关系密切的爱民精神。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红军团”、“百将团”先辈们为部队创造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团队不断发展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法宝和动力源泉。
在新的历史时期,团队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参加了杭州市疏通凤起路河道、西湖环线整治等重大建设项目。还参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与杭州市上城区、富阳市政府等地方党政机关、企业、院校结成共建对子,开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同时,以人民利益为重,1999年,参加了余杭区抗洪抢险,先后完成了富阳市大源镇、富阳市环山乡朱家坞村、富阳市小护理村灭火等任务,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全团官兵决心愿和地方人民政府、党政机关携手并进,共创“红军团”、“百将团”辉煌灿烂的明天,以优异的成绩向祖国和人民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