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洞村,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
大岭山镇,位于大岭山镇西部,距大岭山镇政府4千米。该村坐落于丘陵地带,境内有马山,海拔约300米。百花洞村毗邻莞长路和厚大路,相邻太公岭、大片美、大环、下高田四村,总面积4.5平方千米。2015年末,百花洞村户籍人口1349人。
历史沿革
始建时间不详。
清末,百花洞村境域属东莞县缺口司。
民国时期,属第一区金桔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东莞县大岭山人民公社百花洞生产大队,大地生产大队,大岭山区百花洞乡,东莞市大岭山镇百花洞管理区,大岭山镇百花洞行政村。
行政区划
百花洞村为东莞市
大岭山镇辖村;行政区划代码为441900118213。
地理环境
百花洞村,位于
大岭山镇西部,距大岭山镇政府4千米。该村坐落于丘陵地带,境内有马山,海拔约300米。百花洞村毗邻莞长路和厚大路,相邻太公岭、大片美、大环、下高田四村,总面积4.5平方千米。
人口
2015年末,百花洞村户籍人口1349人,其中男756人,女593人;80岁及以上老人33人,最年长者93岁(女);海外留学人员1人。外来暂住人口1万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160人。
经济
百花洞村传统经济以种植水稻、马铃薯、木薯、甘蔗为主,还种植有荔枝、龙眼等果树。1955年,百花洞村成立农业合作社,1956年秋,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0世纪50年代中期,该村部分劳动力从事副业生产。1990年,引进第一家工厂。之后,随工业化的深入推进,传统农业逐渐衰退。
2015年,百花洞村有工业企业40家,私营个体工商户130多家。经营行业涉及家具、五金、印刷等,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90%。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有商业经营、工资性收入、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等。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5年末,百花洞村内有篮球场2个,文化广场1个,公园1座,老人活动中心1所,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1间(2015年藏书3000多册)。2003年,推平鸡公岭,建设村委会和文化广场。
基础设施
1988年,百花洞村通电、通电话,1999年初,通互联网,2000年,通自来水,2016年初,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
交通运输
百花洞村毗邻莞长路和厚大路。
历史文化
因村民有黄、陆(绿的谐音)两姓,犹如盛开的花朵,村后又有马山龙岩洞,故名“百花洞”。
百花洞村村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东莞大岭山话。
百花洞村内有广府传统民居35座,其中建于民国时期的青砖瓦房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多已破败,无人居住。
百花洞村民间有师生对对的掌故。据传清朝年间,有一莞城老师带学生到大岭山七姐庙游玩,中午在白花洞村旁看见一白公鸡啼叫,老师灵机一动,说出一上联叫学生对,说:“白洞白鸡啼白日。”结果没有一个学生对上。这天黄昏,在回莞城途中路过黄公坑时,有一学生看见一只黄狗正对他们叫,见此情景,他对老师说:“我能对上你的上联了。”老师说讲来听听,学生说:“黄公黄犬吠黄昏。”老师听后连说:“好!好!好!”
百花洞村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姐诞”,村民举行开光仪式,举行祭祀活动,供奉七姐、八仙、观音、哪吒、土地等。
世居村民有黄、陆两姓。黄姓先祖约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从湖北辗转江西、福建、广东迁至东莞主山,后再迁至此地;陆姓先祖从东莞茶山迁至此地。
民国三十年(1941年)6月10日,日军1个大队400余人及伪军200余人,从东莞城、桥头等地出发,分两路奔袭大岭山区的百花洞,妄图消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主力。1日挑晓,日伪军进到百花村,遭到第三大队和抗日自卫队的阻击,后仓皇占领高地顽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中队从东侧向日伪军发动攻击,第二、三中队和大队部机关迅速占领有利高地,形成对日伪军的包围。日伪军偷袭未成,反遭包围,遂疯狂反击,企图突围,均被第三大队和抗日自卫队击退。当日15时,日伪军施放烟幕弹,掩护突围又被击退。当晚残余日伪军固守连平圩、百花洞、大环之间的山地待援。第三大队组织突击小分队和抗日自卫队不断袭扰日伪军。12日,日军派飞机空投物资支援被围日伪军。随后,日军1000余人从广州、石龙出发,救援被围日伪军,将残余日伪军救走。此战史称“百花洞战斗”。
风景名胜
百花洞村内有马山庙,建于宋代,1993年,重修。
百花洞村境内有马山古迹。马山曾称大岭山、妈山。马山有众多嶙峋怪石,如挂榜石、龙珠石、马鞍石、猪首石、金鸡石、卧龙石、鲸鱼石、象石等。宋代,崔紫霞道人曾在此讲学,掘有紫雨霞泉。明清时期建有七娘庙。另有七仙坛、鸳鸯洞、听泉洞、仙女塘等。
地方特产
百花洞村农产品有荔枝、龙眼,传统节庆食品有红团、松糕、荔枝干和龙眼干。
著名人物
黄棠(1916~1948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税站工作人员,烈士。
黄福(1919~1947年),中共地下党交通站站长,烈士。
黄惠平(1949~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