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方针简介
“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二为”是指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工农兵、知识分子、干部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人们服务。社会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为人民服务,“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但同时,由于受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等影响,也出现了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个别同志不能科学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甚至科学技术问题,对一些文化、艺术乃至学术问题动辄上升到政治高度,采取贴标签、扣帽子、打棍子等错误方式加以处理,造成了不良影响,也阻碍了科学文化建设的推进。也许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些问题的出现,毛主席在科学文化建设中不仅倡导和确立的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且将其作为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遵循确立下来并长期坚持。“双百”方针并不是一下子提出来的,而是有一个发展形成的过程。
1951年3月,由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延安平剧研究院改组而来的中央文化部戏曲改进局京剧研究院将要扩建成立中国戏曲研究院,就请毛主席题词。3月下旬,毛主席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953年8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设立中国历史问题研究、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中国语文教学研究三个委员会。负责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工作的陈伯达向毛主席请示工作方针,毛主席讲了四个字:“百家争鸣”。
第二年创刊的《历史研究》杂志,更是以此作为办刊方针。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百家争鸣”逐步成为整个科学文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随着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毛主席水到渠成地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将其确立为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重要指导方针。
1956年4月28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专门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八个问题中的第五个提了出来,明确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这是他第一次把“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并列放在一起,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讲话。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详细阐释了“双百”方针:“‘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不晓得是谁提出来的。人们要我题词,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5月2日,他在主持召开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时再次强调了“双百”方针:“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必要的。”“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并进一步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正式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文学艺术、发展科学文化的指导方针进行公开强调,标志着“双百”方针正式成为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重要指导方针,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指南。
毛主席对“双百”方针非常重视,并一次次提醒、告诫大家要坚持好、贯彻好。
1957年1月27日,他在主持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最后一次会议的讲话中谈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时说,这个方针,我看还是对的,是合乎辩证法的。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我们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真理是跟谬误相比较, 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跟孔子、老子、蒋介石的东西见面,这样的政策是危险的政策。它将引导人们思想衰退,单打一,见不得世面,唱不得对台戏。2月27日,他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后来被确定题目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双百”方针。不仅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并揭示了对科学、真理探索的曲折性:“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而且进一步强调:“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我们认为,采取这种态度可以帮助科学和艺术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只有采取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意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不仅进一步强调了“双百”方针决不是暂时性、可有可无的,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是认识真理、发展繁荣科学文化的必由之路,要求全党要增强坚持“双百”方针的自觉性、主动性,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者决不应该害怕批评,更再次宣告了“双百”方针在理论上、实践上的极端重要性,为如何更好地坚持“双百”方针指明了前进方向、做出了科学部署。
1957年3月8日,在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中,他再次谈到“双百”方针,批评有的人因为怕放出不好的东西来而不认可、不执行“双百”方针,语重心长告诫大家:“解决思想问题,不能用专制、武断、压制的办法。”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要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指出怕放的人“就是没有看到大多数知识分子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希望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好、文化提高,要经过他们去教育中国几亿人民。”进一步鼓励大家要不怕批评,要积极、主动地坚持、贯彻好“双百”方针。正是在毛主席的倡导和坚持下,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坚持“双百”方针的重要性、迫切性,我们党在探索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道路。
毛主席不仅一直坚定地坚持“双百”方针,而且再三做那些因为“双百”方针贯彻执行中出现问题而持怀疑、否定的人的工作,提醒其不要好心办坏事,告诫全党要长期坚持下去。1957年3月12日,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对付敌人可以这样,对付同志,对付朋友,绝不能用这个方法。”再次强调了“双百”方针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要求真正做到说服而不是压服。
即使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也一直坚持并多次提醒不要忘了“双百”方针。1973年11月21日,他在阅署名“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批评江青的来信后作出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有些意见是好的,要容许批评。”来信提出八点意见,其中第八点意见就是:“要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设立统管全国文艺工作的机构,重申和切实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直到了1975年7月14日,他在同江青谈话时仍特别强调:“对于作家,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不是暗藏的有严重反革命行为的反革命分子,就要帮助。”“处分人要注意,动不动就要撤职,动不动就要关起来,表现是神经衰弱症。”可见他对“双百”方针是一直坚持的,并且对违反“双百”方针的言行一直在进行批评、纠正。正是在毛主席的坚持下,“双百”方针成为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对发展繁荣新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发挥了并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作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继续得到坚持,并被给予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解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多次强调必须长期坚持“双百”方针,使得“双百”方针继续成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遵循。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强调指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和带头坚持下,“双百”方针的旗帜在新时代高高举起,推动着新时代的科学文化建设发生历史性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