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汉语成语,意为形容有实力的人或集团虽然衰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仍然存在。出自三国·魏·曹冏《
六代论》。
【出处】
三国·魏·
曹冏《
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示例】明·凌初《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又道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跌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
【简析】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
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人解释为:有许多腿的虫子,死了也不僵硬。这种解释是
不准确的。
“百足之虫”并非泛指,而是特指。“百足”又叫“马陆”,是一种
节肢动物,躯干有20节,第2-4节各有一对步肢,自第5节开始各有两对
步足。生活在阴湿的地方。“之”在这里是
指示代词“这”、“此”的意思。“百足之虫”就是“百足这种虫子”。
“死而不僵”也并非是“死了也不僵硬”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和《
辞海》都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作为“僵硬”义项下的一个例句,可见是把该句中的“僵”当“僵硬”理解的;但从词源和词义上看,似乎不妥。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源出三国魏曹元首(冏)的《
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这里的“僵”应该是“倒伏”、“倒下”的意思,而不可能是“僵硬”的意思。因为“扶之者众也”与“不僵硬”没有
因果关系,而与“不倒下”才具因果关系。《史记·苏秦列传》:“详(佯)僵而弃酒。”《汉书·眭弘传》:“僵柳复起。”这些句中的“僵”都是“倒伏”、“倒下”的意思。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魏国有一个贤士名叫曹冏。在魏国初建之时,急需稳定大局,巩固
统治权,这是眼下急需要办的一件紧要之事。为此,曹冏便上疏魏王
曹操,说:“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他的意思是说,有句老话说,有一种有一百只脚的虫子,它死了以后在较长的时间内仍不会倒下,这是由于支撑着它的渠道很多啊。曹冏引用这句古语的目的,是劝告曹操要大力重用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招揽人才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后来人们便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被打倒或镇压的反动或敌对势力,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