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桥,位于普宁故城洪阳镇东面,是为纪念清普宁知县安定枚而命名的。
名字由来
洪阳镇有一溪流,贯穿故城南北,明1641年前,溪流上有一木桥,联结城区与洪阳辖地东北的二十多个村庄。明1641年,知县朱统爱女朱玉仙过木桥不慎跌落溪流溺水而亡,朱知县遂将木桥改造为石板桥。
清1701年,即康熙四十年,安定枚(镶红旗人)任普宁县知县,在任期间,关心百姓,体恤民情,弘扬公德,广施德政。安定枚上任时,京城当大官的亲戚交代他,将来返回的时候应给他们买一些潮州货。如白过雪、薄过纸的白苎布(夏布)。
安知县上任到普宁,谁知普宁是个新置的穷县,当官的赚无钱。过了一任要回去,缺钱缺物送人情,就想了一条计策,吞食朝廷钱粮。他想城内有座昆头山,城外东面有座马头山,西面有座赤岗山,城内有青屿,冬瓜屿、苦竹屿这些村落,就写了一个奏本,报说普宁城有三山五屿,一条大河横在东面,百姓商户出入,真是艰难困苦。遇见石桥,需一万两银,普宁县小缺钱,请朝廷拨钱来建桥。并派人交给京中的皇亲,皇帝读阅后询问这个皇亲是否确有此事,听那皇亲确认后准奏,并拨钱一万两银子为普宁县建桥。
安知县接到钱后,即叫石匠动工建造,在东门外小沙溪架起一条只三洲的石桥,并在石板上:刻了一百坎。还刻上了”百里桥“三个大字,过往行人,行到这条小桥,这样短却起了这么长的名字,感到有趣,一过桥,就念”百里桥“、”百里桥“。这样一来,桥名就传遍四乡六里,”百里桥“就成为普宁县临近著名的桥。
安定枚任普邑知县,为政清明,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离任时,百姓感其恩,焚香跪拜于道旁,百里相送,依依惜别。安定枚为不让百姓受远送之苦,出城之沿东过新安水门,到溪边桥头,与百姓惜别,称“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以桥为界,此桥百里也”,百里相送,遂有“百里桥”的由来,非桥长百里也。“百里桥”体现了百姓对好官、清官的敬仰、爱戴和政治清明的希冀!后来,人们把该溪流亦称为“百里溪流”。送安知县离任后,百姓念其功德,在其衙前功尽弃街东侧建一生祠,命名为“安公祠”,并立石像,以作纪念。
还有一原因是:康熙年间的普宁县知县安定枚有关。话说康熙四十年,镶红旗人安定枚任普宁县知县。在任期间颇有政声,离任时,百姓感其恩德,放下春耕农务,一再相送。一直送到了城外新安村的一座小桥,过了这道桥就是官道了,安定枚一再叫众人回去,送行的百姓纷纷说:“我们应该送大人百里之外。”安定枚用手杖扣了扣桥面,说:“农时不可误,乡老诸君送至此桥止矣,余感同百里”。后来,为纪念安定枚,就把此桥改叫“百里桥”。
历史背景
当时,老百姓为生计,不辞辛苦,到百里外海疆挑盐到洪阳转卖给盐商,其时苛捐杂税甚多,清廷把盐的经营由官家独家垄断经营,把挑盐的百姓以“挑私盐”论处,轻则加税罚款,重则投入牢狱,百姓咸受其苦。安定枚到任后,为减免民苦,苦思得一计,在城区设立“砧秤”(一斤等于二市斤),公文告示“挑盐者,一百斤为限,超过‘砧秤’一百斤,私盐也”,因长途肩挑,一般又岂能挑二百斤?“砧秤”此不逆朝廷政令,又能放百姓一条生路,百姓咸称其德。
安知县经常深入民情,体察民意。有一次路经仙步村,见一老者修路于途遂上前询问,知老者长年义工修路,感其德可赞,其风可赞,其风可嘉,遂以“为善最乐”金匾赐之,以彰后人。
保存现状
“百里桥”于民国二十三年改为水泥钢筋结构,近年来又加宽增固,设护栏、疏通溪流,两岸植树绿化,同“崇文书院”、“松龄桥”互为呼应,成为洪阳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