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罗特髻,
词牌名,又名“采菱拾翠”。定格为双调,八十一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六句,三仄韵,以
苏轼词《皂罗特髻·采菱拾翠》为代表。另有《皂罗特髻·寄恨效东坡体》《皂罗特髻·题越州吴伯憩新词即用东坡起句》等代表作品。
北宋太宗淳化(990~994)年间,朝廷下令,为障风尘,宰相等高官在京城中来往时需戴席帽、裁帽。皂罗特髻是那个时候的标准发饰之一。元
脱脱《宋史·舆服志》云:“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皂:黑色。罗:古丝织物类名,质地较薄。特髻:唐宋时期士人的一种高发髻。故调名本意即咏官员士人所戴的帽檐带有黑色丝罗垂纱的头饰。又:皂罗:一种黑色的质地轻软有网眼的丝织品,亦指以皂罗制的头巾。为宋代歌女常着的衣饰。特髻:是双髻,或称为双螺髻,为古代少女发式。词中凡七见“采菱拾翠”。其“采菱”“拾翠”,大约分别是苏轼的侍女名,抑或是固定的格式。此说供参考。调见北宋苏轼《东坡词》。此调又名“采菱拾翠”。
定格:双调,八十一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六句,三仄韵。以苏轼词《皂罗特髻·采菱拾翠》为代表。此调无别词可校。 按词中凡七用“采菱拾翠”句,想其体例应然,填者依之。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