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子
中药名
皂荚子,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润肠通便,祛风散热,化痰散结之功效。用于大便燥结,肠风下血,痢疾里急后重,痰喘肿满,疝气疼痛,瘰疬,肿毒,疮癣。
入药部位
种子。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肺、大肠经。
功效
润肠通便,祛风散热,化痰散结。
主治
用于大便燥结,肠风下血,痢疾里急后重,痰喘肿满,疝气疼痛,瘰疬,肿毒,疮癣。
相关配伍
1、治肠风下血:皂荚子、槐实各30g。用粘谷糠炒香,去糠为末。陈粟米饮下一钱。(《圣惠方》神效散)
2、治痢疾里急后重:枳壳、皂荚子等分。炒令干燥为末,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普济方》)
3、治一切疔肿:皂荚子取仁,作末敷之。(《千金要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孕妇及体虚者禁服。
《广东中药志》:“孕妇及体弱、气虚阴亏者禁用。”
一、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
二、炮制方法
1、皂荚子:取原药材,拣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打碎。
2、炒皂荚子:取净皂荚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呈深褐色,微带焦斑,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m;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cm。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cm;小叶(2)3-9对,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8.5(12.5)cm,宽1-4(6)cm,先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长1-2(5)mm,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cm,被短柔毛;雄花:直径9-10mm;花梗长2-8(10)mm;花托长2.5-3mm,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状披针形,长3mm,两面被柔毛;花瓣4,长圆形,长4-5mm,被微柔毛;雄蕊8(6);退化雌蕊长2.5mm;两性花:直径10-12mm;花梗长2-5mm;萼、花瓣与雄花的相似,惟萼片长4-5mm,花瓣长5-6mm;雄蕊8;子房缝线上及基部被毛(偶有少数湖北标本子房全体被毛),柱头浅2裂;胚珠多数。荚果带状,长12-37cm,宽2-4cm,劲直或扭曲,果肉稍厚,两面臌起,或有的荚果短小,多少呈柱形,长5-13cm,宽1-1.5cm,弯曲作新月形,通常称猪牙皂,内无种子;果颈长1-3.5cm;果瓣革质,褐棕色或红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种子多颗,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1-13mm,宽8-9mm,棕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路边、沟旁、住宅附近。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
鉴别
一、药材性状
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一端略狭尖,长1.1-1.3cm,宽0.7-0.8cm,厚约0.7cm。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带有光泽,较狭尖的一端有微凹的点状种脐,有的不甚明显。种皮剥落后可见2片大型鲜黄色的子叶,质极坚硬,气微,味淡。以颗粒饱满、坚实、无杂质、无虫蛀者为佳。
二、饮片性状
皂荚子呈长椭圆形,一段略狭长,长11-13mm,宽7-8mm,厚约7mm。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带有光泽,较狭长的一端有微凹的点状种脐,有时不甚明显。种皮剥落后可见2片大形深黄色的子叶。质极坚硬。气微,味淡。炒皂荚子表面呈深褐色,微有焦斑。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疏导五脏风热壅。”
2、《纲目》:“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13:36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