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庄
明朝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
皇庄是明朝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一说始于永乐年间(1403~1424)﹐另说始于天顺八年 (1464)。武宗时急剧发展﹐他即位后一月之间﹐就增皇庄七处﹐后又增至三十多处。
简介
明朝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一说始于永乐年间(1403~1424)﹐另说始于天顺八年 (1464)。武宗时急剧发展﹐他即位后一月之间﹐就增皇庄七处﹐后又增至三十多处。
分布
皇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直隶的顺天等八府。尤以顺天﹑保定﹑河间等府为最多。
发展历史
永乐、宣德时期
最早应该是建于永乐年间,亦叫“宫庄”。地点在顺天府丰润县境内,名为仁寿官庄。宣德时,又陆续建立清宁、未央宫庄。这几处宫庄占地广表,自北直隶东北部丰润县起,向西南经宝坻、武清、静海,直至河间等府县。
天顺、成化时期
天顺三年(1459)四月,因诸王尚未就藩之国(即进居封地),而宫中用度浩繁,经费困难,明英宗分别在昌平、三河朝阳门外立东宫(皇太子朱见深)庄田。天顺八年(1464)正月,明英宗病死,宪宗即位,“以没入曹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其后庄田遍郡县”,皇庄遍畿内。曹吉祥的土地,在顺义县安乐里板桥村,共35顷。改为皇庄之后,又先后侵占民田40顷,总共75顷。随后在宝坻县王甫营增立皇庄一处。
弘治时期
明孝宗即位,在顺天府丰润县、保定府新城县和雄县各立皇庄一处。连同以上2处,计5处,共有地12800余顷,而且都是建在顺天、保定、河间、真定四府之内。其时,四府民田总计165565顷,皇庄与四府民田之比为l:12:9。弘治末年,由于皇庄之害变本加厉,不少廷臣请求派人勘查皇庄地面,从实丈量,造册缴部,岁收其人,以备经费,亦可使畿内无侵夺之害。结果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相反,是时有些人为了逃避赋役而将土地投献给官豪势要的风气却从此开始盛行起来。
正德时期
明武宗继位以后,朝政日坏,社会风气进一步腐败。 宦官刘瑾擅权,“八虎”为奸,巧立名色,大量进献官民田地,皇庄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武宗登临大位仅仅一个月,就在大兴县境内十里铺等七处建立皇庄。“自此之后,设立渐多,而皇庄之名始著。”增加到300多处,占地37 595顷,为京师八府官民田总数的1/7。与顺天、保定、河间真定四府民田的比例,也由原来弘治初年的1:12:9上升为1:4:4。于时秦金奏言:“(正德元年之后)奸猾无籍之徒,乘时射利,站恩冒赏,多将畿内逋逃民田,投献左右近幸之人。而左右近幸,不念畿辅重地,献诌取说,乃遂奏为皇庄。弊源一开,无有穷极。”
嘉靖时期
明世宗登基,首下明诏:“将管庄人员尽数革回。”同时命官清查畿内皇庄。嘉靖二年(1523)二月乙亥,夏言将清查所得材料,写成《勘报皇庄》一疏,进呈世宗,详细说明皇庄的建立过程数量、地理分布、危害并建议取消皇庄,还田于民,以消除由皇庄造成的种种弊端。世宗见疏,降旨曰:“各宫庄田子粒银两仍办纳解部,年终类进应用。顷亩数目,止照新册改为官地,不必称皇庄名目。”。“皇庄”改名“官地”,重新包装,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田不还于民,租银依旧解入内府,供皇家应用。而且在征解过程中,管庄之人又多中饱私囊,以致拖欠租银数十万,百姓毫无实惠可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6 21:54
目录
概述
简介
分布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