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皇庙,位于迎泽区五一路南段东侧的太原皇庙,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是明、清两代帝王,皇族和文武官员祭祀先祖和庆典的场所,中国现存绝无仅有的皇庙建制。
发展历史
太原皇庙,建于1370年,比北京太庙早建48年。
明朝洪武年间,明初功臣永平侯谢成在宋朝建造的太原旧城的基础上,向东北方向扩建城池,形成了明清太原城。在明朝的太原城东半部,有着南北长630米,东西宽480米,占地面积超过30公顷,相当于整个明清太原城三十分之一的晋王府宫城。
明朝灭亡以后,清朝顺治二年,也就是1645年,晋王府被一场意外的火灾烧毁以后,晋王府宫城外的宗庙——太原皇庙,成了明朝晋王府唯一保存到今的建筑,它也成为全国现唯一保存下来的明朝王府宗庙,是中国古建筑里的一个孤例。
太原皇庙是一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明、清各代虽有修葺,但总体布局和砖木结构还保留了明代的特色,它前院豪华壮丽,中(主)院气势磅礴,后院古朴简洁,是古建筑群的精华。中院是主院,又分三重院落。后宫则用立粉贴金的苏式人物彩画,是清代重修时绘制的。
解放后,皇庙一度被作为企业或学校的厂房或办公地点。
邮电所、国语学校、假肢厂都曾经在皇庙里,1971年,太化集团橡胶二厂用70万购买了皇庙的使用权,在修复以前,这里是橡胶二厂的车间和厂房。那年正值“文革”中期很庆幸,当时的橡胶二厂没有拆掉庙宇,而是在庙宇周边盖了临时的工棚和车间,庙宇只用作库房来使用。这样才使皇庙生存至今。
2004年,太原市正式立项保护皇庙;2004年10月搬迁工作开始;2005年3月一期修复工程开工。
在改革的大潮中,太原迎来了它建城2500年的日子,为纪念其城2500年的悠久历史,在太原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著名古建筑专家冯冬青先生依其旧制,在其故址,重新修复了皇庙。该项目的复原修复时间为2003年02月—2005年08月。
历任
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室主任,设计处处长。馆员,国家级注册建筑师。从事古建规划设计专业30多年来,先后参加或主持古建筑(文物建筑)和仿古建筑的规划、勘测。
祭祀习俗
皇庙,三座宫殿,是祭祀、庆典的地方,惜史籍无载,无从阐述。仅按明代礼制,后宫应为寝宫。皇庙的祭典,在洪武元年已有定例,凡每年的“四孟”,即孟春,孟夏,孟秋,孟冬的朔门进行祭祀皇家先祉。以后又改为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作为祭祖的日子。祭时除三牲、黍、稷外,还供奉时鲜的果品、蔬菜。
此外,凡京城有关登极、巡幸、上谥、葬陵、册立、冠婚等大事及晋王府的喜庆事宜,也都要在这里奉告祖先。
文物建筑
冯冬青先生主持修缮和新建设计、方案设计的文物建筑与仿古建筑共计40多处6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