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抗日根据地是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前身,包括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淮南铁路以东、运河以西的安徽东部(含江苏一部)地区。抗战时期,它是华中新四军向西防御、向东进攻的重要战略地区之一。
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皖东敌后较为空虚,被日军赶到大别山区的国民党桂系军队,乘机向皖东委派行署主任和县、区、乡长,抢先恢复各级旧政权,同时收编土杂武装,与我争夺淮南地区。
1939年10月底,刘少奇(化名胡服)率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到达定远县藕塘附近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先后住藕塘西南的山黄庄和大桥附近的湾杨等地,直接领导皖东及至华中地区的抗日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刘少奇一到皖东,积极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批判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错误思想,强调要独立自主地发展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民主政权。
1939年12月和1940年的1月、2月,刘少奇在瓦屋薛、山黄庄和湾杨村,三次主持召开中原局会议,进一步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向我军进攻的情况,明确提出了在反“扫荡”中坚持反磨擦斗争的方针。
刘少奇作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既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又在实际斗争中加以创造发挥。他根据华中不同于华北存在着敌、顽、我三角斗争的特点,把政策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融为体,及时而又巧妙地指挥我军既击败了日军的“扫荡”,又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使淮南抗日根据地由小到大,日益巩固,抗日武装由少到多,不断增强,从实践和理论上为实现党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创建、发展,巩固淮南乃至整个华中抗日根据地,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