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阿戈斯蒂尼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名誉教授,南开大学名誉教授
皮埃尔·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1941年07月23日出生于突尼斯,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名誉教授,南开大学名誉教授。
人物经历
1941年7月23日,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出生于突尼斯。
1959年,获法国拉弗莱什国家军事学校(Prytanée Militaire La Flèche)基础数学业士学位。
1961年,获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获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高等深入研究文凭。
1968年,获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博士学位。
1969年—1976年,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分会(CEA Saclay)研究员。
1976年—1977年,任南加州大学客座助理教授。
1977年—1996年,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分会(CEA Saclay)研究员。
1996年—1997年,任阿姆斯特丹FOM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6年—1999年,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分会(CEA Saclay)高级专家。
1999年—2002年,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分会(CEA Saclay)研究主任。
2002年—2003年,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分会(CEA Saclay)科学顾问;同年,任拉瓦尔大学物理系客座教授。
2003年,任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2004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
2018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名誉教授。
202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4年,受聘南开大学名誉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在1979年第一次发现了激光与原子作用时的多光子电离效应,这与高次谐波的产生,是强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两种典型过程。2001年,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在法国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功创造和研究了一系列连续的谐波光脉冲,他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技巧让光脉冲“列车”和延时的原始激光束放在一起,以观察谐波,并实测出每个脉冲持续约250阿秒。此外,皮埃尔·阿戈斯蒂尼还发明了用于表征阿秒光脉冲的 RABBITT(通过双光子跃迁干涉重建阿秒跳动)技术。
据2023年10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官网数据,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共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
人才培养
据2023年10月俄亥俄州立大学官网数据,皮埃尔·阿戈斯蒂尼指导的学生包括Gilles Doumy 、Cosmin Blaga、Junliang Xu、Hui Xiong、Hyunwook Park、Stephen Schoun、Marco Lai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费伦茨·克劳斯、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和安妮·吕利耶在“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方面作出了贡献,他们的获奖研究成果为人类探索原子和分子内的电子世界提供了新工具,使得以前无法追踪的快速过程研究成为可能,还在许多不同领域有潜在应用。(诺尔贝评奖委员会评)
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在创新实验开发方面具有领导地位,为原子和分子在强红外激光脉冲下的非线性响应动力学提供了重要见解。(leadership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s providing major insights into the dynamics of the nonlinear response of atoms and molecules submitted to strong infrared laser pulses)(美国光学学会评)
参考资料
Atrium | Department of Physics.俄亥俄州立大学.
PIERRE AGOSTINI.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5 17:3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