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防霉剂
化学制剂
皮革防霉剂是由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构成主体,另外还有一定的芳香剂和皮革表面光滑剂组成。主要防霉剂种类分别是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和N-辛基-4-异噻唑啉-3-酮。
霉菌危害
真皮制品在环境潮湿、存在动物体污垢及温度高的条件下,往往会由于霉菌和酵母菌的滋生,使其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霉菌在皮革上的滋生,轻者会使皮革失去光泽,重者霉菌分泌的酶,会侵蚀皮革纤维,造成粒面脆裂和霉烂,使皮革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缩短真皮制品的使用寿命。
一般保养
皮衣如沾上雨水,应立即用毛巾或干净的布吸干水分,并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切勿曝晒、烘烤,否则皮衣就会变硬或收缩,然后上一次皮革防霉剂(如不干净,要先清洁)。
皮衣受潮发霉(未使用皮革清洁剂及防霉剂)的处理方法:使用刷子及干净的布,将发霉的部份擦拭干净,用衣架挂于阴凉通风处凉干(约二十四小时后),用皮模拟油的皮革清洁剂彻底清洁干净,上皮革防霉剂,待干净后再收藏于干燥通风环境中。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可以使用干净的旧单衣或布罩上保存。这样可以保持皮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吸放水分。
皮革衣物在保存时一定要采取悬挂方式,不可折叠存放,更不能被其它衣物压在下面。天气晴好时候可以把皮衣置于荫凉处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干燥冷却后再行收藏。
产品简介
皮革防霉剂要对霉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是一般的有机类的防霉剂,如酚类(如苯酚)、氯酚类(如五氯酚)、酯类(如羟基苯甲酸酯)、杂环类(如Nordes EPW)、酰胺类等对组成皮革的蛋白质有腐蚀作用,还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们又一定的危害。
评价方法
皮革防霉剂防霉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防霉剂效力的检测,其主要目的是确定药物对霉菌有无抑制或杀灭的能力,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抑菌圈法、平板倾注法、点菌法、稀释培养法、扩散法、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等;另一方面是皮革添加防霉剂后防霉效力的检测,常用的实验室评价方法有:抑菌圈法、自然暴露法、湿室悬挂法、土壤埋没法、培养基法等。
目前,被制革工作者经常使用的实验室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抑菌圈法
用圆纸片或圆皮片(一般直径为2~4cm),在一定浓度的防霉剂溶液中浸渍或转动处理一段时间后,将其贴附在涂布一定量的霉菌孢子悬浮液的培养基平板中央,然后在温度为(28±1)℃,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圆纸片或圆皮片周围透明的抑菌圈的有无,或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抑菌圈法仅是一种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而抑菌圈的大小受防霉剂在琼脂平板上的扩散能力(与防霉剂的性质、溶解防霉剂的溶剂的种类、培养基的组成、防霉剂在皮中的分布情况、培养条件都有关)的影响很大,因而参考作用有限。不过,这种方法也有操作简便、肉眼可辨认、直观性好等优点,常用于防霉剂防霉效果的初步评价。
⑵最低抑菌浓度(MIC)法
将供试验的防霉剂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然后以无菌操作取出1mL,加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再往各培养皿中注入1mL供试菌种悬浮液(或者是用接种环取供试菌种悬浮液划线接种于加入了防霉剂,且凝固的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最后往各培养皿中注入定量的40℃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凝团后,将其置于温度为(28±1)℃,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一般为3~5d),检查与比较能被药剂全部抑制供试菌种的最低浓度。MIC法是一种定量方法,它能较好地反应出防霉剂毒力的大小,便于不同防霉剂之间防霉效果的比较,是目前最常用的毒力表达方式之一。但是,影响MIC值的因素很多,如供试菌种的来源、接种量、霉菌孢子悬浮液中霉菌孢子的个数、培养基、溶解防霉剂的溶剂种类、培养条件等,因此,比较不同防霉剂的MIC时,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⑶湿室悬挂法
将经防霉剂处理后的皮块(一般为2.5cm×5.0cm的长方块),用喷雾器将供试霉菌孢子悬浮液喷洒在皮块的表面,然后将其悬挂在恒温恒湿箱中〔温度为(28±1)℃,相对湿度≥95%〕培养28d,并定期观察其霉变情况,由皮块的长霉情况来判断防霉剂的防霉效果。
供试的菌种一般为黑曲霉、黄曲霉、桔青霉、顶青霉和木霉。这种测定方法是模拟自然环境的加速试验,试样防霉力达到0级或1级为合格,其它为不合格。以上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对同一种防霉剂,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结果也许不大一样,即使是使用同一种方法,由于时间、地点和测试者等条件的不同,其结果也会有差异。因此,这些实验室的加速试验方法,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防霉剂真正的应用性能,还必须通过实际的应用来检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7 09:35
目录
概述
霉菌危害
一般保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