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坝岗高速公路(Yantian–Bagang Expressway),简称“盐坝高速”,是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境内连接盐田区和龙岗区的高速公路,为
广东省高速公路网惠州—深圳沿海高速公路(粤高速S30)的组成部分之一。
建设历程
1997年12月28日,盐田—坝岗高速公路(A段)开工建设。
2001年4月16日,盐田—坝岗高速公路(A段)建成通车;10月24日,盐田—坝岗高速公路(B段)开工建设。
2002年6月18日,盐田—坝岗高速公路溪涌隧道贯通。
2003年7月10日,盐田—坝岗高速公路(B段)通车运营。
2006年10月,盐田—坝岗高速公路(C段)开工建设。
2007年2月1日,盐田—坝岗高速公路大梅沙收费站A,B匝道停止收费。
2008年11月26日,盐田—坝岗高速公路(C段)通车运营。
2010年6月30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路线命名和编号规则》,“盐田—坝岗高速公路”与“惠深沿海一级公路”组成“惠州—深圳沿海高速公路”,编号“粤高速S30”。
2016年2月7日,盐田—坝岗高速公路停止收费。
2017年2月23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路线命名和编号规则(2017年修订版)》,根据《规则》所附的《广东省高速公路路线命名和编号表(修订版)》和《广东省高速公路命名编号示意图》,惠州—深圳沿海高速公路名称,编号不变;盐田—坝岗高速公路仍属于惠深沿海高速公路。
2019年6月30日,盐田—坝岗高速公路坝光主线收费站启用;9月,盐田—坝岗高速公路大梅沙收费站、小梅沙收费站、溪涌收费站、土洋收费站、葵涌收费站、坝岗收费站拆除。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盐田—坝岗高速公路起点为
深圳市盐田区盐田街道盐田港,途经
梅沙街道,终点为深圳市
龙岗区葵涌街道白沙湾(深惠界)。
截至2022年6月,盐田—坝岗高速公路沿线途经的主要场所为:
线路互通
截至2022年6月,盐田—坝岗高速公路沿线互通为:
线路参数
配套设施
截至2022年6月,盐田—坝岗高速公路全线全部采用LED灯照明。
截至2022年6月,盐田—坝岗高速公路未设置应急车道,在沿线设置多处紧急停车带。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2016年2月7日起,盐田—坝岗高速公路停止收费。
交通流量
2020年端午小长假首日,盐田—坝岗高速公路车流量达63418辆。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盐田—坝岗高速公路沿海岸布线,路线位于临海的山岭地带,全线立交桥多处于山区地带,互通设计较难,地质条件多样复杂,常碰到夹石地层,断层数量多。
重点工程
大梅沙隧道位于盐田区大梅沙村西,隧道为上下行左右分线的双沿单向三车道隧道,左线全长1505米,右线全长1520米,单洞净宽13.25米,净高5米。大梅沙隧道左洞洞口段40米和右洞洞口段70米均为全风化花岗岩,围岩除石英外均风化变质。岩石风化成砂质粘性土,局部可见残余的原岩结构,花岗岩全风化上体遇水软化,容易失稳。洞口无地表径流,但地下水较丰富。
鹅公岌隧道位于深圳市大梅沙旅游区,分左右线双洞三车道公路隧道,左洞长275米,右洞长225米,隧道近东西向斜穿鹅公发山体。该地区属沿海中低山花岗岩剥蚀地貌,隧道经过地段地形最大高差55米,有两条断层。隧道拱部为残坡积砾质粘性土,下部为风化花岗岩,风化产物为砾质粘性土;岩土体结构松散, 围岩稳定性极差,洞室开挖时易产生大坍塌。
溪涌隧道为盐坝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工程,隧道按分离式双洞即单洞三车道单向行驶断面设计,左线隧道全长900米,右线隧道全长为955米,隧道采用单心圆拱顺接圆曲墙,最大净宽14.19米,净高7.89米,衬砌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隧道通过的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土、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及微风化花岗岩,由于隧址区地形起伏较大,东坡陡,西坡较缓,冲沟较多,特别是左洞进口洞顶的冲沟较大,冲沟内常年流水。隧道进口端埋深较浅,分布有砾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属软弱围岩,且左洞因冲沟影响有地下水渗漏。地下水主要为围岩裂隙水,在断层地段由于裂隙连通性较好,局部漏水量较大。
下特洞大桥是深圳盐坝高速公路的一项关键的控制性工程,全长730米,近东西走向,位于龙岗区葵涌街道下洞村南,大鹏湾油库一带。大桥下部构造类型是V型墩、柱式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中段约400米跨越海岸边缘浅水区。桥梁所处地貌为海岸边缘的低山丘陵区,下部构造受地下水和海水侵蚀,对桥梁危害很大。
葵涌高架桥左幅54跨,长1696.75米,右幅55跨,长1726.75米。本桥所途经区域地质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及北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和南北向断裂。北东向及北北东向断裂为压扭性断裂,两侧岩石片理化明显;东西向断裂以压扭性为主;南北向断裂为压扭性断裂。特殊性岩土主要为软土,不良地质主要为溶洞,均位于葵涌高架桥桥址区,对桥梁基础施工有很大影响。
荣誉表彰
价值意义
盐田—坝岗高速公路通车后,深圳盐田港与惠州港可缩短通行时间为半小时,对于促进深港与粤东经济往来、促进深圳市东部旅游资源开发,市民出行均提供更多便利。(《深圳特区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