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山溪鲵(学名:Batrachuperus yenyuanensis)是小鲵科、山溪鲵属有尾两栖动物。尾较长,尾肌弱;尾背鳍褶高而薄,起自尾基部;掌、蹠部无角质鞘,掌、蹠突明显。雄鲵肛裂横置,前缘中央有一个浅色乳突,向后为一纵沟。
成体:体细长,雄鲵全长180毫米,雌鲵154毫米左右;头甚扁平,长大于宽;尾较长,尾肌弱,基部略圆,向后逐渐侧扁,尾背鳍褶起自尾基部,末端圆;吻圆,吻棱不明显;鼻孔略近吻端;眼大,与吻长略等;口角位眼后角下方;上唇褶很发达,下唇褶弱,两侧被上唇褶遮盖约2/3;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列呈“/\u201d形,每侧有小齿3~6枚,位于内鼻孔之间,内鼻孔小,长圆形;舌大长椭圆形,两侧略游离。
躯干背腹扁平;体侧一般有肋沟11~12条。四肢细长,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遇或略重叠,仅个别者不相遇,相距1个肋沟左右;指、趾较扁平,末端钝圆,基部无蹼,指4个,指长顺序为3、2、4、1或2、3、4、1;趾4个,趾长顺序为3、2、4、1;掌、蹠突各2个,甚清晰,小而圆。雄鲵尾长为头体长的119%,雌鲵为107%左右;
尾鳍褶高而薄,起自尾基部,末端1/4几成刀状。
皮肤光滑,自眼后角至口角有一明显的浅凹痕;颈褶弧形,咽喉部皮肤薄,有多条较细的纵肤褶;掌、蹠部无角质鞘。生活时背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的浅色云斑;腹面色浅,云斑较少;掌、蹠突及指、趾端色深,棕褐色角化层明显。液浸标本体色变化不大。成鲵每尾体重40~90克,以50克左右者为最多。
第二性征:雄鲵肛裂横置,前缘中央有一个浅色乳突,向后为一纵沟。
卵:据刘联仁(1973)记载,卵胶袋乳白色略透明,呈圆筒状,长约70~125毫米中段直径8~15毫米,弯曲成月牙形,一端稍小呈柄状,另一端逐渐变细;每个卵胶袋中各有卵6~13粒,卵粒白色。
鲵的生态环境,一般沟宽为1~2米,水深不超过1/3米,溪沟两岸有比较茂密的针叶植物遮盖溪面,沟底有大小石块、碎石、粗沙、枯枝、落叶,间或有些藻类植物。成鲵从春季到秋季常见于溪内石块下或枯枝落叶中,个别的在沟边石缝、土洞或树根孔隙中,并在其中冬眠,10月至翌年2月常在1块石下发现几尾成鲵在一起,可能是冬眠时集群现象。成鲵身体弯曲,头部常在一起,有的尾伸直;春天,在陆上冬眠的个体回到水中生活。经观察和分析其胃内容物,盐源山溪鲵以藻类、水生植物、草籽、某些昆虫的幼虫和成虫等为食,随食物吞入还有小石子、腐烂落叶等。成鲵白天隐伏于石下或石块间,晚上出来活动。游泳时鼻孔露出水面,受惊扰后则先呼出气体,然后游到隐蔽处潜伏不动;潜伏于石块下者,多数头朝逆水方向,可能与捕食有关。
雌鲵一般在3月下旬(春分前后)开始产卵;产出一对卵胶袋附着于沟中石块下,全部或大部没于水中;3月下旬至4月下旬(水温4~10℃)可发现大量卵胶袋,5月底至6月大部分孵化后的幼体在水中营独立生活。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