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土
民间对盐土和碱土的统称
盐碱土是民间对盐土碱土的统称。盐土(solonchak)和碱土(solonetz)是指土壤含有可溶性盐类,而且盐分浓度较高,对植物生长直接造成抑制作用或危害的土壤。
简介
盐碱土分布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的内陆地区。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后,水分蒸发了,而盐分则聚积形成了盐碱土。滨海盐碱土是海水浸渍形成的。我国盐碱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平原的低地、湖边或山前冲积扇的下部边缘,以及沿海地带。盐碱土可分为盐土碱土两大类。盐土中以含氯化钠和硫酸钠为主,这两种盐类聚集在土壤表层,形成白色盐结皮。碱土中含可溶性盐少,B层有坚实的柱状结构,富含碳酸钠。故B层为强碱性我国的盐土分布较广。碱土仅是零星分布,在春旱时,弱盐土地表常呈现一片白色盐霜,影响作物出苗或出全苗。改良盐土是通过排水、洗盐等水利措施,并用种植绿肥、施有机肥或种水稻等农业措施对盐进行改良。改良碱土可施用石膏或硫磺,也可采取播种牧草或种水稻与施石膏等综合措施。
分类
盐土(solonchak)和碱土(solonetz)是指土壤含有可溶性盐类,而且盐分浓度较高,对植物生长直接造成抑制作用或危害的土壤。
盐(碱)土纲被分为盐土和碱土两个亚纲,其中盐土又被分为盐土、漠境盐土、酸性硫酸盐土、寒原盐土和滨海盐土等土类。盐(碱)土一般又称为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
盐土
我国盐土的分布地域广泛,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早地带和沿海地区。除滨海地区外,其土壤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均大于1,盐溃发生的气候条件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及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则随上升水流到达地表,经蒸发、浓缩而积累于地表,形成盐斑、盐壳及积盐层。在西北内陆地区盐土呈大面积分布。
碱土
碱土是由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交换性钠离子而使土壤呈碱性反应的盐渍土。碱土在我国的分布从最北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栗钙土区一直到长江以北的黄淮海平原潮土区,从东北松嫩平原草甸土到山西大同、阳高盆地、内蒙古河套平原到新疆的准格尔盆地,均有局部分布,地跨几个自然生物气候带。我国碱土的总面积不大,且呈零星分布·碱土常与盐土或其他土壤组合分布。盐(碱)土主要分布在降雨量小于蒸发量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及受海水影响的滨海地区。
分布情况
中国境内的盐(碱)土分布跨度较大,类型多样,漠境盐土分布于西北干旱区,酸性硫酸盐盐土分布于南方滨海红树林沼泽区,寒原盐土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区,滨海盐土分布于滨海地区,草甸盐土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的低湿草甸地区。
形成
盐(碱)土的主要成土过程是盐化过程和碱化过程。当土壤中的中性盐大量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在毛管作用下,盐分随水上升到地表,但表层土壤中的盐分达到一定含量后,使植物无法生长,主要的盐分是氯化物和硫酸盐,土壤pH为中性,称为盐土。碱土是在碱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在碱性水溶液的作用下,产生钠盐·使土壤胶体发生钠一钙交换,当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达到一定比例,土壤的pH大于9.0,使土壤呈强碱性,土壤物理性质变坏,植物无法生长,就形成碱土。
防治措施
中国是盐(碱)土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1992年全国有各种盐渍化耕地763万hm2,其中盐化耕地657.53万hm2,碱化地105.8万hm2。大面积的内陆盐渍土成为低湿劣地,植被稀少,耕地的盐演化和次生盐渍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经常是遍地白茫茫,十年有九荒。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治理盐(碱)土方面找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积累了丰富的改良盐(碱)土的宝贵经验,如昔日河北曲周等地的盐演土经过改良,目前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吨粮田。
改碱绿化课题,是他们盐碱土园林的第一炮。改碱绿化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利用双隔离层、隔盐袋等改土绿化技术,提高树木成活率20%以上;提高树木成活率节约苗木费一项就创造间接经济效益156万元。
适地适树,适地适花,适地适草,是盐碱地园艺的关键技术;为了试验筛选耐盐园林植物,从全国各地引进106种树木、花卉、草坪进行耐盐碱试验,结果筛选出36种适合栽培的植物,大大丰富了盐碱地园林的植物材料。
多年的研究和绿化实践中证明,改碱肥料是治理盐碱土的最有效的捷径之一。包括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盐碱土改良剂等,广泛应用于花木栽培,草坪建植等领域。
地处中国大西北的盐碱区的银川市在盐碱地苗圃栽培新疆杨,每亩施用100公斤“改良肥”后,当年新疆杨直径比对照增加0.49厘米。天津开发区百里盐滩是不毛之地的“绿色植物禁区”,天津开发区绿化总公司经过多种改碱物料对比试验,确定园艺盐碱土改良肥为专用改碱肥料。
雪松是世界五大著名风景树之一,雪松能否在盐碱地种植是多年来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山东德州盐碱土绿化研究所进行了九年的艰辛探索,如今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种雪松、排水层、隔盐层、通气管、“改良肥”各显身手。实践证明,在特定的条件下,盐碱地可以种雪松。
参考资料
盐碱土.地理教师网.2010-01-29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1 13:4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