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台
地震监测设备
监测台属于中国地震局,地磁观测和地下流体观测。我国地震监测工作,从单一的观测发展到由测震、电磁、形变和地下流体等多学科、多测项类别的综合观测体系;观测技术逐步实现了从模拟观测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式的转变;逐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及重点区域的地震监测台网。
简介
我国地震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渐从单一的观测发展到由测震、电磁、形变和地下流体等多学科、多测项类别的综合观测体系。观测技术逐步实现了从模拟观测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式的转变。逐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及重点区域的地震监测台网。各学科测项总数多达20余类,地震台站总数达到1972个。
建设目的
根据国家的科技战略政策,以及世界地球科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国家级地震监测台站以我国及全球的地震监测为主要目标,兼顾地球内部和地球动力学、地球内外空间的电磁环境状态、地震孕育过程及地震灾害的成因观测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方法研究等为科学目标,以减轻地震灾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灾害性事件预报为研究重点。以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国家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和积累资料等为主要服务目的,促进我国地球科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地球科学国际合作研究,在我国形成一个参与资源、环境、灾害等全球变化有关问题研究的区域地球科学观测的骨干网络,成为全球地球科学观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观测数据。
监测台作用
1、组织开展多学科、多手段地球物理观测,获取连续、可靠的原始观测数据,包括地震,地壳形变,电磁,地下流体各学科的观测数据等,开展地球科学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
2、维护保障台站技术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各学科站的观测运行,形成观测日志;对观测到的原始据,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预处理。
3、以现代通信手段将获取的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数据产品及时提供给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省级地震台网中心和有关研究部门。
4、开展地震预测及其研究,及时落实台站观测中的各种异常;提供地震台辖区及周边地区的地震预测意见,及时落实、上报异常(特别是短临异常)信息,并实施跟踪和加密观测。
5、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开展地震应急和地震科普宣传。
6、推进台站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工作。吸纳国内外各有关科学家,调动发挥科研人员专长,利用本台历年积累的观测数据和全国乃至全球相关数据开展地球科学观测应用研究,成为开放、流动、观测实验为一体的研究基地。
监测台布置条件
1、应遵循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和基本要求,突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具有政治经济重要意义地区。
2、符合地球科学中测震、形变、电磁、流体各相应学科开展观测与基础研究的科学要求,优先考虑地球科学中的热点、关键位置、观测条件有利的地区。
3、符合空间均匀分布和多学科测项综合配套的原则。
4、满足准确、快速地测定全国中强以上地震的各种参数,全面监测地壳表层各种物理、化学的动态变化,及时获取地震孕育、发展和形成过程的各种前兆异常,为地震科研,尤其是地震的预测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监测台站和监测网
地震监测台站,指设置地震监测设施并开展地震监测的基层机构。地震监测台网,指由若干地震监测台站组成的地震监测网络体系。全国地震监测台网,指全国各级地震监测台网的总称,由国家地震监测台网、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地震监测台网组成。此外,还建设有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即由大型水库、核电站、油田、矿山、石油化工、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单位建设和管理的地震监测台网。
监测台站的建设
2003年我国已在主要的地震活动区建立了地震监测系统,建成了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兰州等6个地震数据传输台网的12个区域无线遥测地震台网以及9个数字化地震台站。全国现有地震和10余种前兆观测的专业地震监测台站、观测点共970个。每年还对重力、地磁、地面形变等进行流动测量,测线长逾2 万km,观测点达4000 多个。此外,还有一批群众地震测报点及由地方和企业管理的台站。基本形成了遍布全国各地、具有相当规模、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网。
与学科观测站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地震监测台站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将“地震台站”与“学科观测站”根据其内涵的不同,进行分级、分类界定,是本方案制定的基本工作思路。
“地震台站”是指具有至少一处地震观测场、观测设施与实施管理职能的基本地震观测机构,原则上地震台站是有人值守的台站。
“学科观测站”是“学科测项观测站”的简称。“学科测项观测站”是指“地震台站”内的观测手段及其学科归口属性。学科观测站包括:测震观测站、形变观测站、电磁观测站、地下流体观测站共计四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8 13:51
目录
概述
简介
建设目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