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刺鱼科(学名:Pomacanthidae)
鲈形目的1科,通称盖刺鱼。全世界计8属90种。
珊瑚礁鱼类中外形最雍容华贵的莫过于盖刺鱼了。它们的数量不多,但却最受潜水者和水族业者欢迎。盖刺鱼和
蝴蝶鱼在形态和血缘关系上都非常相近,但是盖刺鱼的体型较卵圆,色彩更艳丽,幼时的体色也与成鱼不同。此外,盖刺鱼前鳃盖骨角有一枚向后的强棘,因此称为盖刺鱼。许多体型较大种类的背鳍和
臀鳍,后缘还有一细长的延长部分。盖刺鱼绝大多数都分布在20米以内的珊瑚礁区。甲尻鱼则是此科体色最光鲜夺目、最常在水族馆中看到的大型观赏鱼类。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热带的海域,但绝大多数生活于西太平洋,尤其是珊瑚礁海域。
太平洋地区:其中有4属18种盖刺鱼分布于西太平洋;4属5种分布于东太平洋;4属8种分布于中东太平洋;1属1种分布于中西太平洋;1属1种分布于西北太平洋;2属2种分布于西南太平洋;1属1种分布于南太平洋;3属8种分布于其他太平洋地区。
印度洋地区:2属2种分布于东印度洋;4属13种分布于西印度洋。
大西洋地区:3属8种分布于西大西洋;1属1种分布于东大西洋;1属1种分布于东南大西洋。
其他地区:4属10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5属11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
形态特征
臀鳍硬棘:3枚;尾鳍分支
鳍条:15枚;
椎骨:24枚(10+14)。
盖刺鱼之外形和蝴蝶鱼相似,类缘上也是近亲。体呈菱形或近于椭圆形,非常侧扁。口小,具尖锐的细齿。幼鱼时期头部不具骨质板。前鳃盖后缘具
锯齿,后下角向后延伸形成一强棘。体被小或中大
栉鳞;
侧线完全或不完全。
背鳍连续,许多鱼种的背鳍和臀鳍的软条部会形成尖长的突出部分;腹鳍无
腋鳞;尾鳍为圆形或弯月形。该科鱼类的体色会随成长而改变,而有些鱼种雌雄个体也有不同的体色型态。
盖刺鱼和它的近亲蝴蝶鱼在小时候有两点颇不相同,其一是它的仔鱼头上并没有像蝴蝶鱼那样有棘状突起,二是它们的幼鱼的体色图案和成鱼常不相同,而有渐渐的转变过程。蝴蝶鱼的体色就没有这样随成长造成的形态差异。
注:盖刺鱼科鱼类(图册一)图片来源。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温暖而干净的珊瑚礁浅海域。盖刺鱼对栖所的要求条件特别严格,通常珊瑚礁要有很隐密的洞穴,像独立礁、大石块或礁洞等,有较多孔洞者才能够吸引盖刺鱼的定栖。此外,盖刺鱼也有明显的领域行为,例如体型较小的
刺尻鱼属大概只有几平方公尺,但大型的盖刺鱼属则可管辖达一千平方公尺的范围。
生存习性
它们生性机警,即使白天都只在洞穴或阴暗处附近逗留,一遇有状况立刻躲回洞中。平时喜单独活动,但亦有成群或成对而游。
盖刺鱼科鱼类的食性各不相同,其中体型较小的刺尻鱼属几乎都是啃食
藻类,而较大的盖刺鱼属则以
海绵为主食,再辅以海藻及
海葵、
海鞘、海鸡头、鱼和无脊椎动物的卵粒、水螅体和海草等。另外,
月蝶鱼属则是白天在礁盘上盘旋,以浮游动物,特别是海桶类为主食,再辅以底栖的苔藓虫、多毛类和海藻等。甚至有一种断线刺尻鱼专门捡食雀鲷或金花鲈的排遗!
鱼类的拟态一般都是模拟环境背景的颜色与底质的型态,以便把自己完全伪装起来,让掠食或被掠食者都不易发现。但其中也不乏模仿其作为栖所或避难所的无脊椎动物形态的例子,如鰕虎模仿海鞭、海绵、珊瑚;姥姥鱼模仿海羊齿;颊棘鮋模仿珊瑚,侏儒海马模仿角珊瑚等。但不同科鱼类彼此互相模仿的例子就不多了,除了著名的鱼医生(裂唇鱼)及冒牌鱼医生(三带盾齿鳚)外,
刺尾鱼科火红刺尾鱼的幼鱼,会在形态及游姿上均模仿盖刺鱼科的盖刺尻鱼、海耳刺尻鱼及伏罗氏刺尻鱼;而印度洋的暗体刺尾鱼会模仿虎纹刺尻鱼。这种现象十分有趣,但迄今原因仍不明。
注:盖刺鱼科鱼类(图册二)图片来源。
繁育状况
盖刺鱼的人工养殖虽然尚未成功,但是它们的生殖行为却有不少观察报告,特别是小型的剌尻鱼及月蝶鱼属。它们除了成双成对外,也常有三妻四妾的情形,也就是说,一尾雄鱼在它的领域内会同时拥有二至五尾雌鱼为伴。数尾母鱼之间有一定的顺位,一旦公鱼死亡或离开,第一顺位之母鱼则经性转变而为公鱼,接掌这个家族。
热带地区的鱼类通常可终年繁殖,特别在黄昏时刻。交配时,雄鱼会间歇地追逐雌鱼,再窜游到上方暂停并展示其体侧面,雌鱼则会尾随上游。然后雄鱼会用吻部温柔地摩擦雌鱼的腹部,再一起游到离海底3~9米的水层中,同时排精排卵。受精卵大约1~2天孵化,仔鱼漂流17~39天后变成幼鱼,再沉降到海底定居,1~2年后成熟。盖刺鱼是属于先雌后雄的性转变,和
金花鲈一样,当雄鱼死后,排名第一的雌鱼会性转变为雄鱼来取代之。由于求偶不易,所以盖刺鱼和蝴蝶鱼一样,会有不少因“饥不择食”而产生杂种的例子。
生物分类
注:表格来源参考。
保护级别
盖刺鱼科中有86种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其中80种列为
无危物种(LC级),1种列为
易危物种(VU级),2种列为
近危物种(NT级),1种列为
濒危物种(EN级),2种为
数据缺乏(DD)。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