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
吕大临就曾著《
考古图》(1092年)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盗墓:是渊源古远的
社会文化现象。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有意识的
墓葬破坏现象的遗存。在
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陕西
凤翔的
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这座
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数10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考古重视的是文化,所以在文物出土后会进行小心的保护;而盗墓是以财富为中心的,卖得出钱的留,卖不出的可能就毁了。近年来,几乎每次考古发掘都有
盗墓的魅影。考古为何总是慢于盗墓,考古专家为何总拾盗墓者牙慧?中国古墓“十墓九空”的境地值得思考。由于盗墓者时间有限,技术有限,又做贼心虚,盗掘的时候很有可能造成恶意破坏。而且有的时候考古也是很被动的,很多时候都是和盗墓者抢时间,就看谁捷足先登。至于坟墓本来的意义,朋友,现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时代了,科学家眼里没有这些。透析古代文化其实不是一门近些年才兴起的学科,在古代就有了。比如说宋朝的欧阳修、赵明诚、李清照夫妇,都是著名的金石学家。金石其实就是文物。这样通过金石文献、考古文献和实物佐证,我们就可以尽量接近的还原历史真相。现在的科技确实无法保证文物完好无缺的出土,所以很多大的考古项目都没有实施,比如说兵马俑的一部分(忘了记号坑)、秦始皇陵、明朝十三陵的大部分。周恩来总理说过,留一些东西给后人研究,就是这个意思。前面说过,考古有时候也是抢时间,很多的项目都是发现已经有盗墓者光顾了才进行的保护性发掘,有的是市政建设或者大型工程建设时意外发现的古墓,这些东西不挖以后也就没机会了,所以不能不急。而且科学家有时候面对一个项目时会有一种冲动,想要一窥究竟。这样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发掘一下也无伤大雅。虽说要留些东西给后人研究,但是也不应该所有东西都给后人研究,当代人也是要有一定担当的。其实,保护文物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动他,让它继续在自己的原生环境里呆着。但是这样毕竟是对文化的一种浪费,前边说过,一些冲动是难免的。早期的考古工作中确实毁掉了很多文物,非常可惜,所以现在的考古相对变得理性了好多,很多保护上存在技术问题的项目就没有做,例子已经在前面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