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跚
汉语词语
盘跚,汉语词语,拼音是pán shān,意思是行走摇晃不稳貌。出自《梦赋》。
解释
亦作“盘珊”。
1.犹蹒跚。跛行貌;不正貌。
2.婆娑貌。
出处
汉·王延寿《梦赋》:“鬼惊魅怖,或盘跚而欲走,或拘挛而不能步。”
晋·潘尼《鳖赋》:“既颠坠於巖岸,方盘跚而雅步。”
宋·范成大《致一斋述事》诗:“文书烟海困浮沉,不觉盘跚百病侵。”
明·徐渭《读龙惕书》:“渭小子感先生之忧道,识先生之苦心,虽志气不前,而盘珊思振。”
唐·李贺《瑶华乐》诗:“舞霞垂尾长盘跚,江澄海浄神母颜。”
唐·皮日休《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诗之二:“佳树盘珊枕草堂,此中随分亦闲忙。”
前蜀·牛峤《菩萨蛮》词:“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
参考资料
盘跚.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1-04-01 21:24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