盭,读lì,是汉语词汇,出自《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解释为凶狠,乖戾。
基本释义
盭 lì 〈形〉凶狠,乖戾
v [perverse (behaviour);disagreeable (character)]。如:盭夫(乖戾的人);盭气(邪气);盭戾(背谬)
通“綟”。草绿色 [grass green]
金玺盭绶。——《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𠀤与戾同。《史记·司马相如传》盭夫为之垂。《张揖注》狼戾之夫也。《前汉·胶西于王传》为人贼盭。《注》古戾字。《史记》作戾。
又违也。《前汉·张耳𨻰馀赞》何乡者慕用之诚,後相背之盭也。
又疾名。《贾谊·治安策》病非徒瘇也,又苦𨂂盭。《师古注》𨂂同蹠。言足蹠反戾,不可行也。
又胝也。《吕氏春秋》𨻰有恶人,长肘而盭。
又山名。《史记·霍去病传》率戎士逾乌盭。
又与綟通。《前汉·百官公卿表》诸侯王金玺盭绶。《注》盭,草名。出琅邪平昌县,似艾,可染绿,因以名绶也。《晋书·载记》作绿綟绶。
又《广韵》练结切《集韵》力结切,𠀤音𥸸。义同。 《说文》本作𥃎。省从𧗑,读若戾。《徐铉曰》𧗑者系辠人见血也。弼戾之意。《说文长笺》亦作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