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联想是因事物的外部特征或性质类似而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进而产生某种新的
联想,是对在性质上或形态上有某些相似之处的事物的联想。很多比喻和象征都是借助于这种联想,其中情感常常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比如邻居给小孩买了漂亮的旅游鞋,一位母亲消费者会联想自己是否也要给小孩买一双;同事、邻居的家庭装饰整洁流畅,联想到自己是否应该聘请专业装饰公司把关,室内装饰应该体现自己的风格等。
由于形式或性质上的相似,由一种事物的观念想到另一种事物的观念。如人们提起春天,就会想到生机与繁荣;由鲁迅想到高尔基等。类似联想有广泛的用途。如在各种事物的比较、形容、韵律、比喻、类比推理, 以至原型启发、灵感中,都有其明显的作用。
文学中常用的比喻即类似联想,如“霜叶红于二月花”。“
举一反三”是类比推理,也是联想作用。类似联想对创造发明有启发作用。
创造活动中的原型启发,仿生学的研究都是运用类似联想的实例。在教学中也往往运用类似联想,如词语教学中的
同音归类,形声学、近义字均取其类似,便于识记和回忆,有利于由类似
联想而提高学习效率。
审美心理学术语之一,指通过审美意识合乎规律的联系反映现实和作品的相互联系。联想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ssocio,有联系、联结的意义。最初的联想概念是在对记忆过程进行观察时形成的,亚里士多德将联想分为三种: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并试图用人体中的生理变化解释这些现象。
近代的笛卡尔、斯宾诺莎、霍布斯、哈特利从唯物主义角度对联想进行了研究,认为一切心理过程的发展都是由物质原因决定的。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首先提出用观念的联合解释联想作用。而贝克莱、休谟、布朗则从唯心主义方面对联想进行解释,认为联想的内容和联想本身是第一性的心理现象,其总和不仅构成全部心理生活,而且也构成外部现实。19世纪,著名心理学家穆勒、贝恩、冯特对联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而20世纪初,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在心理分析中提出自由联想概念,并把它作为心理治疗的技术而与无意识的心理现象联系起来。在美学研究中,洛德·杰弗里明确提出美在于联想的理论。科林伍德也认为,美在于一种情感的想象活动。在奥格登、瑞查兹和伍德的联觉理论中,将美看成是一种联想的对象,把美看作是联觉的一种征兆。
联想作为艺术想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审美活动中,联想可分为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相似联想,依据相似律,即依据事物之间的性质、情态、内容等方面的相似或相近而构成的联想。如中国古代文人喜画梅兰,由梅之傲雪、兰之幽香,使人联想到君子独立不迁的傲骨和贫贱不移其志的法行。接近联想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上的接近而构成的联想,即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经常联系在一起,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于是由此联想及彼,而引起的情绪反应。类比联想有着更广阔的领域且更富于表现力。这种联想着重以一些事物的外部特征组合的形象联系另一事物的本质特征,如“人面桃花相映红”。对比联想是由某一事物的感受引起和它相反特点的事物的联想。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即通过两种相对立的关系进行对比联想,而收到强烈的审美效果。
除了以上四种联想方式以外,还有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方式。但相对而言,相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是审美想象中最基本的联想方式。雅克布逊认为,这两种联想方式是人类一切符号性活动的两极,即隐喻与转喻两极。这两极构成了艺术再现与表现两种艺术倾向。
类似联想是由于事物的外部特征或性质相类似,而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联想。类似联想对于创造和发明均有启迪作用,如对创造活动中的原型启发、仿生学的研究等;教学中运用类似联想,如词语教学中的同音归类,相形、近义字等均取其类似,这样便于理解和回忆,也有利于类似联想而提高效率。接近联想是由于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有相互接近的两种或多种事物,而由其中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联想。例如,时间上比较接近的有秦汉、魏晋;如地理位置接近的有武汉即武昌、汉口,沪杭即上海、杭州,等等。对老年人而言,采用类似联想或接近联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这也是增强记忆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