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宅
词语
相宅,拼音xiāng zhái,汉语词汇,择地定居,以观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种方术。
解释
1、择地定居。
2、以观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种方术。
典籍
《书·洛诰》:公(周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匹休。
章炳麟《排满平议》:藉令马(马融)、高(高诱)旧训或有差譌,则三苗容是今之苗族,然其相宅神州,与汉族孰先孰后,史官亦无以质言矣。
《晋书·魏舒传》:(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
〔宋〕何薳《春渚纪闻·乌程三魁》:余拂君厚,霅川人也。其居在汉铜官庙后,溪山环合。有相宅者言:“此地当出大魁。”
〔宋〕周密《齐东野语·杨府水渠》:一僧善相宅,云:“此龟形也,得水则吉,失水则凶。”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洛邑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适均,所以成王命召公相宅,周公兴筑,号曰东都,宫室制度,与镐京同。
参考资料
相宅.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7 14:50
目录
概述
解释
典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