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剥夺感
心理学术语
相对剥夺感 (Relative deprivation) 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后经R.K.默顿(R.K.Merton)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它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简单而言,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是我们有权享有但并不拥有。例如,某人看着邻居家买了一辆新车,他认为他也能有这辆车。但实际他并不拥有。
简介
默顿认为,当个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其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这种剥夺因人们不是与某一绝对的或永恒的标准相比,而是与某一变量相比,因此这种剥夺是相对的,这个变量可以是其他人,其他群体,也可以是自己的过去。有时,即使某一群体本身的处境已有所改善,但如果改善的程度低于其他参照群体的改善程度,相对剥夺感也会产生。相对丧失感会影响个人或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并可造成多种后果,其中包括压抑、自卑,引起集体的暴力行动,甚至革命。
产生条件
一般而言,相对丧失感的产生需要有以下条件:当某个人或者群体(1)意识到自己不具有某种资源(2)意识到他人/群体具有这种资源,(3)期望拥有这种资源,(4)同时这种期望是合理的。在这种状况下,个人或者群体就会有“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往往产生于相对剥夺地位,后者指的是某一个人或社会群体与同一社会的其他成员或者群体相比较,所处的对有价资源占有较少或不占有的状态。相对剥夺感则可能是介于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是否正在“沦入相对剥夺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揭示:一是人们是否丧失了传统社会条件下的既得利益;二是人们是否得到了期望得到的改革收益。
影响因素
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是由主观、客观、心理、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纵观该领域的研究, 目前影响相对剥夺感的相关因素主要体现在 3 个变量层面, 即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特征变量和社会环境变量。
人口统计学变量
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 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是研究者极为重视的变量。当受教育程度提高时, 个体的价值能力可能会相应地提高, 同时价值期待也会提高, 如果价值期待提高的幅度高于价值能力提高的幅度, 个体的相对剥夺感就产生了。
个体特征变量
个体特征变量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特质、归因方式、歧视体验、知觉控制感、不平等感和社会认同等方面。有学者通过系统归纳认为两种人格特质会影响个体的相对剥夺感水平, 一是内–外控型人格特质, 内控型(self-blame)的人往往将事情的成败归因于自身,因而相对剥夺感较低; 相反, 外控型(fate-blame)的人往往将事情的成败归因于他人或外部环境,因而相对剥夺感较高。二是个体的成就需要, 个体的成就需要越低, 相对剥夺感水平越低; 相反,成就需要越高, 相对剥夺感水平就越高。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0 12:54
目录
概述
简介
产生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