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鸟(学名:Leiothrix)是相思鸟属鸟类统称,又名“恋鸟”,“乃丁格”(情鸟)。共3种,为常见小型鸟类。嘴形粗壮;长约等于头长之半,嘴峰稍弧曲;鼻孔裸出;翅较尾长;尾呈平尾或叉状,外侧尾羽向外弯曲,尾上覆羽较长。体有绿,朱红,橙黄等多种色彩。两性大体相似。雌、雄多从叫声、眼周颜色、头顶颜色、胸部红色大小等方面区别。因雌雄鸟经常形影不离,对伴侣极其忠诚,故称相思鸟。
动物学史
名称来源
该鸟因为雌雄鸟经常形影不离,对伴侣极其忠诚,故称相思鸟。
分类
Sibley(1990)和Monroe(1993)曾把苏门答腊相思鸟(L. argentauris laurinae)归为银耳相思鸟(Leiothrix argentauris)亚种之一。2016年,del Hoyo和Collar( 2016)苏门答腊相思鸟(L. laurinae)提升为独立种。
形态特征
相思鸟属的典型特征为嘴形粗壮;长约等于头长之半,嘴峰稍弧曲;鼻孔裸出;翅较尾长;尾呈平尾或叉状,外侧尾羽向外弯曲,尾上覆羽较长。体有绿,朱红,橙黄等多种色彩。两性大体相似。雌、雄多从叫声、眼周颜色、头顶颜色、胸部红色大小等方面区别。银耳相思鸟有黄色、灰色、红色和黑色斑纹;红嘴相思鸟有一个金色的喉咙、橙色或红色的胸部、黄色的翅膀和蓝色的翅膀(雄性是红色的),还有一条蓝色的尾巴,尾巴是分叉和弯曲的。
栖息环境
相思鸟生活在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山地,常柄居于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混交林的灌丛或竹林中,很少在林缘活动。
分布范围
相思鸟为典型东洋界种类。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泰国、老、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和柬埔寨南部的山地;在中国国内自西藏东部至东南沿海各地。夏威夷。北美洲、欧洲等地有引种。
生活习性
行为
相思鸟属于留鸟,它们不仅活动于树丛下层,也常到中层或树冠觅食,偶尔到地面寻找食物。性喜结群或与其他鸟混群,雌雄形影不离,动作活泼捷巧,不甚畏人。雌雄鸟常形影不离,终身相伴,经常互相亲近,如果一只死去,另一只会拒绝饮食,以身殉情,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鸣叫
相思鸟性情活泼、羽毛华丽、鸣声婉转。雄鸟叫声为多音节;而雌鸟的叫声为单音节。红嘴相思鸟雄鸟此时鸣声多变,音调悦耳,并常站在灌木顶上,抖动其翅膀,激动地耸起体羽高唱,歌声美妙动听。
食性
相思鸟主食各种昆虫、幼虫以及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属杂食性鸟。红嘴相思鸟食物以膜翅目幼虫、双翅目长脚蚊及虫卵、等翅目白蚁等,以及其他昆虫为主,另外还吃大量的植物性物质如种子、草莓、悬钩子种子、果实等。银耳相思鸟多以昆虫如象甲、瓢虫、鳞翅目幼虫、蚂蚁等,及植物种子如玉米、草莓、悬钩子、杂草籽等的种子和植物果实如榕果等为食。
生长繁殖
4月下旬开始繁殖,延续到6月;营巢在针叶林、常绿林、杂木林等各种类型森林的荆棘或矮树上。巢呈深杯状,以叶梗、竹叶、草或其他柔软物质夹杂少许苔鲜构成,内铺以细根或纤细的草。巢常悬挂在离地面0.5-1米的灌木或矮竹的垂直或水平枝。每巢产卵3-5枚,卵呈绿白色至浅绿蓝色,散布有暗斑。
下级分类
详细分类
参考资料
详细介绍
形态特征:小型鸟类,体长13-16厘米。嘴赤红色,上体暗灰绿色、眼先、眼周淡黄色,耳羽浅灰色或橄榄灰色。两翅具黄色和红色翅斑,尾叉状、黑色,颏、喉黄色,胸橙黄色。特征极为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华南各省,东至浙江、福建,南至广东、香港、广西,西至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南部。
鉴别特征:小型鸟类,体长14-18厘米。头顶黑色,耳羽银灰色,前额橙黄色;外侧飞羽橙黄色,基部朱红色,极为鲜艳、醒目。尾圆形,尾上、尾下覆羽朱红色,尾暗灰褐色,外侧尾羽橙黄色,其余上体橄榄绿或橄榄黄色。喉、胸朱红色或黄色,嘴橙黄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分布于贵州南部和云南西部、南部、东部及广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
地理分布:该物种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特有物种。
近种区别
银耳相思鸟与红嘴相思鸟很相似,但银耳相思鸟头顶至枕黑色,眼后有一灰色块斑,尾不为叉状,嘴呈黄色。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3种全部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中,银耳相思鸟、红嘴相思鸟为无危(LC),苏门答腊相思鸟为濒危(EN)。
银耳相思鸟、红嘴相思鸟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银耳相思鸟、红嘴相思鸟列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二级。
种群现状
红嘴相思鸟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据报道,该物种在当地很常见(Grewal等人,2002),而中国种群规模估计约为10000-100000对繁殖对,日本约为100-10000对引进繁殖对(Brazil,2009)。银耳相思鸟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该物种被描述为普遍存在,尽管在尼泊尔当地很少见(del Hoyo等人,2007)。苏门答腊相思鸟自20世纪以来,该物种几乎在所有地方都大量减少,因此种群规模现在可能相当小。
保护措施
苏门答腊相思鸟受印度尼西亚法律保护,该物种出现在许多保护区。
主要价值
红嘴相思鸟体形矫健玲俐、鸣声幽雅婉转,多变而动听,羽色鲜丽,为驰名世界的观赏鸟,又是一种农林益鸟。限于资源现状,该鸟应注意保护,为了合理利用,可进行人工饲养、繁殖,以供需求。
动物文化
爱情象征
相思鸟雌雄形影不离,在笼中栖杠上互相亲近的动作引起人们的较大兴趣,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常作为结婚礼品馈赠。
唐代
白居易曾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爰情用两句诗来表达“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诗中的“比翼鸟”就是指相思鸟。
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伐个老员外有个既漂亮又有才华的女儿——“翠儿”。
一天,翠儿出去游玩,遇上了一位英俊潇洒的书生,两人互相爱慕,但是,老员外嫌他贫穷,死活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并阻止他们相见,后来还派人将书生的眼睛弄瞎了,并把他送到了偏远的地方。书生找不到回去的路,而翠儿就这样苦等了他三年,最后又被员外逼着去嫁给另外一个男人。翠儿不从,最后竟疯了。她疯疯癫癫地在外面乱跑,竟然跑到了书生所在的村子,但是两人到死都没有相见。
后来有人发现了他们写的相思诗,才知道他们是一对互相相思的恋人,便把他们葬在了一起。在他们死后,村子里忽然出现了两只鸟,这鸟的叫声特别凄惨,就像是在诉说心中的思恋。人们认为这两只鸟就是书生和翠儿的化身,便为这两只鸟起名为相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