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盾(拼音:dù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防御性兵器盾牌,引申作后盾,比喻支持和援助的力量。
字源演变
初为象形字。商代甲骨文已出现,像方形盾牌、中有把手状。西周金文在沿袭前代结构的同时,此字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加“人”得到的、自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表意偏旁人是象形字,表示盾字本义与人有关。形旁兼声旁自是盾牌之象,表示盾的本义与盾牌有关且表音,自与盾并定纽、文部。当时还出现了一个形声字,形旁是”图C“(自),声旁是豚(定纽、文部),但没能取得主流地位。战国时,人或作尸,尸亦人形;或讹作”图D“;更多的是省作”图E“,接近于厂和广。盾牌则由西周的”图F“作”图G“、”图H“、”图I“、”图J“。《说文》小篆实为从人省,”图K“(dùn)声。楷书作盾,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确认第一笔是撇,不是横。本义是防御性兵器盾牌。《诗·秦风·小戎》:“龙盾之合,鋈以觼”图O“。”以上读dùn (旧读shǔn)。汉代一种詹事类官员,称“中盾”,读yǔn。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凡盾之属皆从盾。食问切。
说文解字注
瞂也。
经典谓之“干”。《戈部》作?。
所㠯扞身蔽目。
用扞身,故谓之干。毛传曰:干,扞也。用蔽目,故字从目。
从目。
各本少二字。今依玄应补。
象形。
锴曰。?象盾形。按今锴本或妄增“厂声”二字。食闰切。十三部。《广韵》食尹切。
康熙字典
《唐韵》食尹切。《集韵》《韵会》竖尹切。𠀤犉上声。《说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释名》:遯也。跪其後,避以隐遯也。《诗·秦风》:龙盾之合。传:盾,干也。画龙於盾,合而载之,以蔽车也。《左传·定八年》:虞人以铍盾夹之。《周礼·夏官》:司兵掌五盾。注:干橹之属。《齐语》:管子曰:制轻罪,赎以鞼盾一戟。注:缀革有文如绘也。《管子·幼官篇》:兵尚胁盾。注:署之于胁,故名。《宋史·兵农志》:杨偕献所制神盾。《元史·世祖纪》:马八国进铜盾。
又钩盾,宦者近署。《前汉·昭帝纪》:上耕于钩盾弄田。
又官名。《唐书·百官志》:钩盾署令二人,掌供薪炭、鹅鸭、蒲蔺、陂池、薮泽之物。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杓端外一星为盾天锋。
又国名。《魏书·世祖纪》:頞盾国献狮子。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详见矛字注。
又《集韵》庾准切。《正韵》羽敏切。𠀤音允。亦干也。
又中盾,太子詹事之属。《前汉·班固叙传》:数遣中盾,请问近臣。师古曰:盾读曰允。今作中允。
又《广韵》徒损切。《集韵》《韵会》杜本切。《正韵》徒本切。𠀤豚上声。人名。晋卿赵盾。《集韵》:通作楯。别作𢧕。非。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
音韵汇集
(音韵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府.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00:48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