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远景楼记
北宋苏轼诗作
《眉州远景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元丰元年(107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先从家乡三个淳朴的、带有古之遗风的风俗谈起,以见出黎希声确能顺应民风民俗,充分发扬宽简清静的政治。文章叙事简明流畅,且能饱带感情,特别是对家乡三大风俗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爱乡之情。语言明白质朴,与文章表达的尚古之情、清静之治相和谐。
作品原文
眉州远景楼记1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2,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3。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始朝廷以声律取士4,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至于郡县胥史5,皆挟经载笔,应对进退6,有足观者。而大家显人7,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8。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富商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岁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9,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曹10,立表下漏11,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12,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13,至而不力14,皆有罚。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15,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16。七月既望17,谷艾而草衰18,则仆鼓决漏19,取罚金与偿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20,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故其民皆聪明才智,务本而力作,易治而难服21。守令始至,视其言语动作,辄了其为人。其明且能者,不复以事试,终日寂然。苟不以其道,则陈义秉法以讥切之,故不知者以为难治。
今太守黎侯希声22,轼先君子之友人也23。简而文24,刚而仁25,明而不苟26,众以为易事27。既满将代28,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夺其请29。既留三年30,民益信,遂以无事。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筑之31,作远景楼,日与宾客僚吏游处其上。轼方为徐州,吾州之人以书相往来,未尝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为记。
嗟夫,轼之去乡久矣。所谓远景楼者,虽想见其处,而不能道其详矣。然州人之所以乐斯楼之成而欲记焉者,岂非上有易事之长,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是二者,于道未有大损益也,然且录之。今吾州近古之俗,独能累世而不迁,盖耆老昔人岂弟之泽32,而贤守令抚循教诲不倦之力也,可不录乎!若夫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轼将归老于故丘,布衣幅巾33,従邦君于其上34,酒酣乐作,援笔而赋之,以颂黎侯之遗爱,尚未晚也。元丰元年七月十五日记。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我家乡眉州的风俗,有三种是接近古风的。那里的士大夫看重学习经术并重视宗族亲戚;那里的民众尊重官府而惧怕犯法;那里的农夫合作耕种以互相帮助。这些都是三代、汉、唐时的朴厚遗风,其他各郡都比不上。
当初朝廷是以词赋声律来选取进士,而天圣年以前,各地的学者仍旧因袭五代以来华而不实的陋习,只有眉州的士子,通晓经书学习古文,以西汉时的文章为典范。那时候,别郡的士子都认为他们的做法泥古不化。至于郡县的小吏,也都捧着经书带着笔墨,所写的公牍文字,都很有古文遗风。而大家族和显贵之人,是以文章来推重门第,比较优劣,都有一定的品评,当地人称之为江乡。不是这些宗族中的人,尽管地位很高并且富有,人们也不会与他们结为婚姻。百姓对待太守、县令,就像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样,官吏离任之后,就为他们画像敬奉。对于其中贤能的人,还要记录他们的事迹相互传讲,长达四五十年都不忘记。商贾小民,经常诸备一些好东西单独收藏起来,以满足官吏的求取。家家都藏有国家律令,经常诵读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即使是一些很小的过失,人们也终生不敢违犯。每年的二月,农事就开始了。四月上旬,谷苗很嫩而野草遍布的时候,耕耘的人们就全都出动。几十上百人为一曹,安置一个漏钟,用敲的方法指挥群众,选择两个为众人所敬畏信服的人,一个人敲鼓发布号令,一人看看钟漏掌握时间。歇晌吃饭、出工收工,都听从这两个人的指挥。鼓声响了还没到,或者到了却不努力劳作,都要受到责罚。根据每人所耕田地的多少计算劳动量,事完后统一算帐,田地多而男丁少的人家,就拿出钱来补偿给众人。到了七月中旬,稻谷成熟而杂草衰败的时候,就把鼓、漏收回,拿出罚金和补偿众人的钱,买来猪羊酒醴,以祭祀田祖,然后欢乐饮食,吃个酒足饭饱,每年都是这样。那里的风俗大致如此。
因此那里的民众都很有聪明才智,他们安本分努力劳作,容易管量却难以制服。州守县令刚一来到,人们往往要观察他的言论和行为,从各方面了解他的为人。对那些清明而有才能的人,就不再用其他的事来试探他,百姓也就日日平安无事。如果州守县令不以王道治民,人们就会同他讲理甚至搬出法令条文讥笑驳斥他,所以不了解此地风俗的人认为这里的民众难以治理。
现今的知州黎侯名叫希声,是苏轼先父的朋友。他处事简约为人斯文,刚直而仁义,明察而不苛刻,民众认为他很容易相处。在他任满将要被人替代时,士民都不愿让他离去,争相挽留他,皇上同意了眉州士民的请求。他在眉州留任了三年,民众更加信赖他,官民相安无事。黎侯沿着知州居住的北墙增盖了一座远景楼,他每天都与宾客僚属在楼上游玩。苏轼那时正担任徐州知州,家乡眉州的人有书信往来,没有不说起黎侯的善行,还请求我为这座楼写篇记文。
啊!苏轼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了。他们所说的远景楼,我虽然依稀能够想像出来,却不能说得很详细。然而家乡的人们之所以很高兴兴建这座楼并且想让我为它写记的原因,难道不是由于上有容易相处的长官,下有容易治理的民众这样美好的风俗吗?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阙遗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训练,先借给别人骑。这种精神,今天已经没有了!”看到史书的缺疑和有马先给别人骑,于大道来说微不足道,孔子尚且记录下来。如今眉州接近古人的风俗,竟能保持如此久远而不改变,是因为老一辈长者互敬互爱的楷模,以及贤良的州守、县令们孜孜不倦地抚循教诲的结果,能不记录下来吗?像那登高远望的乐趣,山川风景的美丽,苏轼将来归老故乡后,穿上粗布衣裳,裹上青头巾,跟随着州中的长官登上此楼,喝到兴浓,乘着乐曲,提起笔来作赋,以颂扬黎民的遗爱,也为时不晚。元丰七年四月十五日记。
创作背景
《眉州远景楼记》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七月,时作者知徐州。这年家乡父老来信,请作者为当时知眉州的黎希声所建的远景楼写一篇题记,于是作者写下这篇文章。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开篇,作者不言楼而写眉州风俗,看似离题千里,实则正切题意。楼因俗起,俗为楼基,写楼必写俗,写俗正是为写楼打下基石。接着,文章便分别从“士大夫”、“民”、“农夫”三方面,点出了眉州近古的三种风俗:士大夫贵经而重氏族;民尊吏而畏法;农夫合耦以相助。这三点是全文之纲,举纲而目张。下面,文章就紧扣这三点,具体而生动地展示出了一幅眉州风俗画。由“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至“不通婚姻”,是写士大夫的贵经而重氏族。作者早期在政治上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他说孔子的学说,“独得不废,以与天下后世,为仁义礼乐之主”。因而,他十分称颂眉州士大夫的贵经而重氏族,把这种风俗放置在五代陋习犹袭之时,从而突出了士大夫的出污泥而不染。从“其民事太守县令”到“终身有不敢犯者”,是写民的尊吏而畏法。如果说前面的“贵经”是在写士大夫的知书,那么,这里的“尊吏”则是在写民的识礼。作者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法次之,“夫法者,末也。又加以惨毒繁难,而天下常以为急。礼者,本也。又加以和平简易,而天下常以为缓”。这里,作者写眉州之民事太守如古君臣,画像记贤弘扬其德,正是在称颂民的以礼为重,重礼而尊吏,尊吏而畏法。于是,“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由“岁二月”至“其风俗盖如此”,是写农夫的合耦相助。这段文字十分生动,它真实而形象地再现出了眉州农民的劳动生产过程,洋溢着一股浓烈的乡村生活气息。作者随时序的变化,从二月农事始作写至四月谷稚草壮;’由七月谷艾草衰写到祀祖作乐。记叙的时间虽长,所写的面虽广,‘但笔触却始终紧扣“合耦”二字,突出了农夫的劳动组织形式和赏罚的分明。
文章至此,已展呈出了一幅完整而全面的社会风俗画,融铸了作者的美好政治理想。同时,在评价眉州民俗的基础上,又为写太守、记远景楼作了巧妙的过渡。眉州之民的贵经、尊吏、畏法,使其“易治”,但眉州之民又“难服”。“易治而难服”是辩证的统一。“易治”因为民的知礼;“难服”也出于民的知礼。以礼治民,民也以礼事太守,因而便有了“苟不以其道,则陈义秉法以讥切之”。相反,如太守贤仁,民又会“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由此,文章便由风俗的叙写转入了写太守、写远景楼。
“今太守黎侯希声,轼先君子之友人也。”作者先点出太守与自己的关系,紧接着又用“简而文,刚而仁,明而不苛,众以为易事”,写出了太守的贤明,暗含有眉州风俗之美得力于贤太守的教诲。下面,文章极写民与太守相处的和睦以及彼此的不舍,在此而点出远景楼来,从而既使楼的原委曲折历历在目,又让前面的风俗之美、太守之贤有了落脚,可谓“风俗德政共一楼”。后面“轼方为徐州”几句,作者由楼而叙写出了作记之因。
末段,文章以筑楼作记总揽全篇,点出了近古风俗、太守、远景楼三者的联系。民以楼为乐,起因于“上有易事之长,而下有易治之俗”,而“易治之俗”累世而不迁叉得力于“贤守令抚循教诲不倦之力”。从而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使全文结构精巧而严密,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最后才点出记中不叙太守德政、不写远景楼景色,是等待异日归老故丘的想法,而使读者想象、回味无穷。
名家点评
明末清初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苏东坡全集》卷六:子瞻眉人,其言眉俗,未免多溢美之词。然要美黎侯治绩,自不得不美眉州风俗,美眉俗者为美眉守地也。妙在先将眉俗之美,说得妮娓尽情。入黎侯处,第言乐斯楼之成,而求文为记。以归本守令教诲之力,贤守善治,故乡善俗两两逼出。笔力斡旋,非胸有成竹而迅扫自如者,未易得此警拔也。
爱新觉罗·弘历《御选唐宋文醇》卷四十四:朱子谓韩愈作《滕王阁记》篇末云:“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苏轼作《远景楼记》,结处大意略同祖愈之意而为之也。今按为记必叙其地之景物,而愈未至滕王阁,轼虽眉人而宦徐,远景楼之作,轼所未见,其不可悬拟一也,故其结处暗合。盖古人文辞尚实,事同则语同,非有意摹绘昔人之謦效也。
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宋神宗时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调,历任杭州通判与密、徐、湖三州知州。因作诗讽刺新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朝,召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又贬惠州,再贬琼州。宋徽宗即位,赦还,途中卒于常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7 10:4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