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的《
野火集》造成风潮,一把火延烧到解严,而其势甚至不可停遏。 1986 年6 月,龙应台等不到
蒋经国的死亡,等不到台湾群起打破党国体制,就举家迁到瑞士。告别了她的故土。
对龙应台而言,她错失了台湾四、五十年来最大的变局,也错失了做为一个批评者最能发挥影响力的时机。然而,她投身进入景深更广的世界变局之中。离台之后成为《中国时报》驻外记者的一员,从而进入到新闻的第一线力,使她的评论增添了记者报导的色彩。她目睹了欧洲的变化,亲历东西德的合并,更深入苏俄,探访中国大陆……
台北的书店明亮华丽,纸张昂贵、设计精致的书映眼满坑满谷,有点排山倒海的架势。新书上市不到一星期,已经被下一波更新的书淹上来,覆没,不见了。隔天的旧报纸还可以拿去包市场里的咸鱼,书,连被卖掉的机会还没有就已被卸下、遗忘。那被卖掉的书也都是速食品,匆匆吞下,草草抛掉,下一餐速食又来了。
每次跨进那明亮华丽的书店,就难免自疑:我写书,在这廿世纪末的时空里,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文章,我知道,既不能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什么太平,也不能教人如何“游山、玩水、看花、钓鱼、探梅、品茗”,享受人生的艺术。但是如果把我当作廿世纪末中华文化里的一个小小的典型,这些文字也许在有意无意间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
龙应台,作家、社会批评家、思想家。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
高雄,1974年毕业于
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
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曾任教于
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并任
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现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著有《野火集》等作品多种。在欧洲、中国两岸三地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