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寺胡同是一条位于北京的胡同,其名称来源于明朝时期胡同西段的一座古刹——真如寺。真如寺建于辽保宁年间(969—978年),由来自四川、法号真如的和尚多方化缘,在头发胡同西端建了这座寺庙,并以其法号为寺命名。
受水河胡同南侧就是头发胡同,头发胡同同样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胡同。胡同在唐代是幽州城的北垣,到了明代,胡同西段因有寺名真如,此段胡同遂因寺得名真如寺胡同。真如寺建于辽保宁年间,系峨眉僧人真如募建。元代,寺改名为定力院。明正统十三年,蜀僧常宗重修,到了万历三十年,蜀僧明传复修。乾隆四十年时,僧人德如又重修。但是虽几经重修,真如寺最终还是无存了。真如寺胡同也淹没在了头发胡同里,成为头发胡同的西段。
头发胡同之名很是有趣,我曾去了胡同无数趟,但怎么也无法将头发与胡同联系起来。胡同叫了头发之名是因胡同弯曲细长如头发状,还是因胡同里有过与头发有关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头发胡同倒是“书香门第”。
头发胡同的西口路北原是翰林院的讲习馆。宣统元年设讲习馆,令翰林官研习学科,备各部丞参选。后来到了民国,1913年教育部决定在翰林院讲习馆旧址创办京师通俗图书馆。图书馆的创办工作是在鲁迅先生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进行的。京师通俗图书馆是辛亥革命后我国第一个面向普通民众的图书馆。鲁迅先生在办馆之初曾说:“通俗教育以启发一般人民普通必须之知识为主,故通俗图书馆之设,实关紧要,其中采集之图书,以人民所必需且易晓者为宜”。因此该馆的藏书以大众通俗读物为主,馆中收藏有一千多种戏曲、小说,在当时这些藏书甚至超过了京师图书馆在这方面的馆藏。1926年5月,京师通俗图书馆改称京师第二普通图书馆。1927年7月,又与京师第一普通图书馆合并,统称京师第一普通图书馆,馆址依旧设在了头发胡同22号前翰林院讲习馆旧址。头发胡同22号是一个环境幽雅的大四合院,南屋为图书馆的阅报室,北屋为阅书室,后面是书库。图书馆不仅是当时莘莘学子流连忘返之所,而且也是学界名流查阅资料之地。鲁迅先生在撰写《
中国小说史略》时就曾多次到馆查阅过小说资料。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通俗图书馆内藏书由首都图书馆接管,成为了该馆的藏书。
从头发胡同向东走,在快出东口的地方,头发胡同与抄手胡同接壤,那一带便是过去京城里小有名气的小市,这里叫小市口胡同,以前称海市街,在二三十年代这里的小市颇为繁盛,曾有书店、古董店、字画店十余家,另外还有旧家具店和小器作店,上世纪四十年代渐趋衰败,仅存文苑斋、致雅堂、文学斋三家书店和醉经堂字画店而已。小市口胡同连这几家店也已无存了,胡同又窄又短,使我很难想象出这里竟会有市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