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拼音:zhēn zhī zhuó jià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真知灼见”。
成语故事
北宋
宋神宗时期有个文学家叫苏轼(号东坡),他年轻时就很聪慧,不仅过目成诵,而且能出口成章,宰相王安石对他十分器重。苏轼自恃聪明,经常在人前卖弄自己。
有一次,他看了王安石《咏菊》诗中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两句后,认为这两句诗的内容不符合事实。在他看来,黄花(即菊花)敢与秋霜挑战,因为它的花凋落得晚,所以花落时只是焦干枯烂,而不会落瓣。如此一来,那句“吹落黄花满地金”就与实不符了。
想到这里,苏轼就在这两句诗之下又写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两句,意在讽讥王安石。王安石看了苏轼的两句诗后,觉得他太狂妄自大了,于是便将他贬到黄州,当了个小小的团练副使。
转眼间,秋天到了。苏轼看到了黄州菊花凋落时满地铺金的情景,心里颇有感慨地对朋友说:“我当初被谪黄州,还以为是王安石恨我揭他的短处,公报私仇。谁知他并没有错,倒是我错了。即使是有真知灼见的人都会有错的时候,更何况是其他人呢。以后我们可都要记住,绝对不可以轻易地议论别人、取笑别人,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啊。”
成语寓意
苏轼因为自以为是的“真知灼见”,评论王安石的诗句有误,菊花不可能落瓣满地黄而被贬黄州,直到自己在黄州亲眼目睹菊花凋落时的情景,才发现了自己的无知。成语告诉人们,身边的事物不会时刻因某个人而有所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取决于自身的才智、见识,因为有才智、见识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原理,继而也就有了深刻的见解,对外部环境时局的变化也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只有谦虚地认真探究事物的本质原理,才能有真正的“真知灼见”。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真知灼见”指正确而透彻的认识,高明的见解。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明·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你今日之论,皆虚涉空谈,非真知灼见之实。”
清·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凡是日与考各员,苟有真知灼见,确能指出枪替实据者,务各密告首府。”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多骑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
成语辨析
真知灼见—远见卓识
“真知灼见”与“远见卓识”意义相近,两者都含有见解高明的意思;区别在于“真知灼见”表述的是既有真正的知识,又有高超的见解;“远见卓识”表述的是既有高超的见解,又有远大的目光。“真知灼见”重在见解透辟,“远见卓识”重在目光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