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电子器件工艺是真空电子器件零件和部件制造、半成品性能检测和工作环境保证的综合技术。根据器件设计对零件的要求,选用恰当的材料,进行机械加工或化学加工,做成外形和化学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各种零件,然后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将各种零件组装成部件,进行性能测试,再经总装、排气、封离、老炼,最后制成真空电子器件。
在器件制造过程中需要保持洁净的条件,防止零件、部件污染。真空电子器件工艺包括金属和非金属零件制造工艺(见真空电子器件专用零件加工工艺)、真空电子器件阴极工艺、真空电子器件制造工艺、
真空获得技术和
真空检漏技术。
在真空电子器件发展的初期,器件的功率小、频率低,多以玻璃为外壳,以云母为内部绝缘材料,
金属零件精度要求低,多用板材冲制或用丝材绕制。雷达技术发展后,真空电子器件进入微波波段,对金属零件的精度要求提高了,冲压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为制造金属零件,引入冷挤、光刻、化学汽相沉积等新工艺。随着
微波电子管功率的提高,对绝缘零件的耐温、尺寸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陶瓷逐渐代替了玻璃作绝缘材料,随即提出了陶瓷与金属的封接工艺。
新型真空电子器件有时要求将熔点相差很大的金属(如钨与铜)或厚度相差几十倍的不同金属熔焊在一起。有时要求把几十微米的箔或丝焊在一起,而且要求焊点牢固,尺寸精确。早期的点焊或机械连接已不能满足要求,高温钎焊、氩弧焊、
微束等离子焊、电子束焊、激光焊、超声焊、扩散焊等新型焊接工艺先后引入真空电子器件工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光电器件迅速发展,产生了一些光电器件特有工艺。光纤板、
微通道板、大型显像管玻壳、荫罩、荧光屏、摄像管光电导膜、热释电膜以及光电阴极等的制造工艺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真空电子器件的寿命长和可靠性高,器件内部真空度应优于10-5帕。在真空获得方面,油扩散泵已逐渐被溅射离子泵、
钛升华泵和
涡轮分子泵、低温冷凝泵所代替。非蒸散型吸气剂和某些新的蒸散型吸气剂已在器件内应用。
空气中的微尘落入真空器件内部或手汗对零件的沾污,可能成为放气源或引起器件内部短路、打火,使器件参数下降,寿命缩短。完善的器件制造工艺,除对各零部件进行彻底的清洗、去气处理外,还包括一整套的保洁工作条件和制度,如操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工作间保持一定的温度(20~30),相对湿度低于75%(个别情况要求低于50%)等。工作间内部空气应进行循环过滤,使空气含尘量在1000级左右,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制作光电器件的靶面时,则应在100级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