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
疾病名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缓慢、病程长,病程可持续达2至3个月,常在发病数天内出现角膜溃疡。在我国,农民患者居多。
病因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迄今发现70余种真菌可引起角膜感染。根据真菌在眼部感染中的不同致病作用,将其分为丝状菌和酵母菌两大类。
1.常见致病真菌
为镰刀菌和曲霉菌。其他还有念珠菌属、青霉菌属和酵母菌等。
2.眼部植物性外伤史
常见有树枝、甘蔗叶、稻草等刺伤。
3.局部抵抗力下降
如角膜接触镜的擦伤或角膜手术后,致病真菌可侵犯角膜,因为3%~28%健康人的结膜囊中也可分离出这些真菌。
4.机体免疫功能失调
与一些菌种的发病有关。如全身或局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亚急性经过,刺激症状较轻,伴视力障碍。角膜浸润灶呈白色或灰色,致密,外观干燥而表面欠光泽,呈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表面由菌丝和坏死组织形成边界清楚的灰白色隆起病灶(菌丝苔被),有时在角膜病灶旁可见伪足或卫星样浸润灶。溃疡周围有胶原溶解形成的浅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环,为机体对真菌的抗原、抗体反应,菌丝灶后的角膜内皮面水肿皱折,可见灰白斑块状沉着物(内皮斑)。前房积脓,呈灰白色,黏稠或呈糊状。真菌穿透性强,进入前房或角膜穿破时易引起真菌性眼内炎。
检查
1. 实验室检查找到真菌和菌丝可以确诊,涂片检查是早期快速诊断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随病变进展,不同部位重复刮片可提高阳性率。
2.常用方法有角膜刮片Gram和Giemsa染色,氢氧化钾能溶解非真菌杂质而显示真菌菌丝,若10%~20%氢氧化钾湿片刮片及培养均为阴性,而临床又高度怀疑者,可考虑作角膜组织活检,角膜刮片或组织培养阳性是诊断真菌感染的最可靠依据,同时可鉴定真菌菌种。
3.此外,免疫荧光染色、电子显微镜检查和PCR技术也用于真菌角膜炎的诊断。角膜共焦显微镜作为非侵入性检查,可直接发现病灶内的真菌病原体。
诊断
根据角膜植物损伤史,多在伤后24~36小时出现症状,3~4天发生非特异性改变,4~6天有典型症状,结合角膜病灶的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
1.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多烯类(匹马霉素、两性霉素B)、唑类(氟康唑)、嘧啶类。一般根据临床特征和角膜刮片结果确诊为真菌感染即可开始药物治疗,根据真菌培养结果应进一步调整用药。感染明显控制后可逐渐减少使用次数,如果病情较重,可增加其他给药方式,可结膜下注射,也可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静脉滴注。同时仔细观察临床特征,评估疗效,药物起效体征包括疼痛减轻、侵润范围缩小、卫星灶消失、溃疡边缘圆钝等。
治疗过程中注意药物的眼表毒性,包括结膜充血、水肿、点状上皮脱落等,起效后药物治疗应至少持续6周。
2.对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应使用阿托品滴眼剂或眼膏散瞳,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即使诊断明确、用药及时,也有患者病情不能控制,这可能和致病真菌侵袭性、毒性、耐药性以及患者伴发的炎症反应强烈有关,此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包括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和角膜移植术。
3.原则上感染没有到达后弹力层者,应首先考虑板层角膜移植。一般依据下列4种情况判断术前、术中感染未穿透后弹力层:①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未浸润到后弹力层;②无内皮斑;③前房积脓少,不与病变区的内皮面连接;④术中剥到邻近后弹力层时没有明显病灶和内皮斑。一旦药物治疗无效且感染深达全层、角膜感染穿孔、角膜板层移植后复发,即行穿透性角膜移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2 22:02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