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眶脂肪。为充填于
眼眶内未被其他组织填充的眶腔间隙中的脂肪组织。可分为中央部眶脂体和周边部眶脂体。眶脂体对眼球、视神经、血管、泪腺都有保护作用,起固定、软垫的功能,可减少外力对眼球震动的影响。
概述
为块状的脂肪组织,表面由深筋膜包绕,深筋膜并伸入眶脂体内,将球下眶脂体分为2~3叶。在约25、45岁年龄组18侧球下眶脂体均不超过眶下缘,在约48~70岁年龄组中有4侧超过眶下缘。球下眶脂体内外长33.3士2.4(29.9~35.7)mm,中部上下高8.6士3.8(4.8~12.4)mm。
眶脂肪(orbitalfat)充填在眼眶各结构的间隙中,是眶内容物的主要部分之一,眶内血管、神经和眼外肌埋藏于脂肪组织中,对减轻和缓解外力对眼球和视神经的压力起重要作用,是眶内各结构的重要保护装置。按眼外肌间隙为界可将眶脂肪分为中央部(肌锥内部)和周围部(肌锥外部)。中央部的眶脂肪由结合疏松的脂肪小叶构成,疏松而质软。这有利于眼球运动时,肌锥内的血管、神经和一些重要组织不会受到影响。麻醉时药物易于注入和扩散,但病理情况下的出血和渗出等亦易于侵入该部。周围部位于肌锥外间隙,即4条直肌和眶骨膜之间,前部分到眶隔,后部分到4条直肌的起始处。以4条直肌为界可将周围部分为外上、外下、内上和内下4个小叶,因后部无肌间膜,4个小叶的后部均与中央部相延续。
解剖结构
眼眶脂肪外界为眶骨膜,内界为Tenon囊,前界为眶隔,后界为眶尖。按照其与肌锥的关系又将其分为肌锥内脂肪及肌锥外脂肪。肌锥内脂肪由Tenon囊、眼外肌、眼外肌间筋膜及眶隔固定在肌锥内间隙内;肌锥外脂肪由Tenon囊、眶隔及眶骨膜固定在肌锥外间隙内。Tenon囊为一层结缔组织膜,包裹眼球后2/3,从视神经起至角膜缘后3mm处与球结膜融为一体,后方略厚前方很薄,尤以诸眼外肌(在附着巩膜前)穿越Tenon囊明显。眶隔为由睑板向眶缘延伸的薄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膜(又称睑板阔韧带),眶隔向上与眼眶骨膜相融合,外侧与外眦韧带及眼轮匝肌部分纤维相融合,内侧附着于泪前嵴及内眦韧带。
临床相关疾病
眶脂肪萎缩
义眼台植入术大多并发结膜、巩膜裂开、义眼台暴露、浅结膜囊、感染等,而眶脂肪萎缩发生比较少。在植入义眼台后,眶脂肪逐渐萎缩,导致植入的义眼台后退,影响外观,如果换用较大的义眼,则可能由于义眼过重,长期压迫下睑导致睑外翻,且手术损伤大更易发生并发症。因此,我们采用在原义眼台后另外再填充羟基磷灰石。手术切口应该选择在结膜囊较深的位置,以避免瘢痕收缩致浅结膜囊,也可以防止伤口愈合不良,使得原义眼台暴露。新植入物放在原义眼台后方或侧后方,可防止其与结膜接触使结膜开裂,另外,也可尽量保证结膜面的光滑平整,有利于安置义眼。由于植入的羟基磷灰石是数个碎块,早期未血管化时,可在眼内移动。眶脂肪是眼眶内的重要填充物,外伤、手术、植入的异物均可能导致其吸收,从而影响眼眶的饱满程度,手术时应尽量避免过度损伤眶脂肪。
眶脂肪脱垂
随着年龄增加,前方的眶隔变薄萎缩,结构松弛,眶脂肪可由薄弱处脱入眼睑皮下或结膜下,称为眶脂肪脱垂或眶脂肪疝。
1、易发部位:
(1)下睑眼袋是由于下方眶隔变薄,眶脂肪脱出于下睑皮下所致。
(2)上睑内侧局限性眶脂肪脱垂由于上睑内侧眶隔萎缩变薄引起,形成上睑内侧皮下花生米样突起。
(3)外眦结膜下眶脂肪脱垂由于外侧眶隔薄弱引起,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类似于结膜肿瘤,临床上容易误诊。
2、病因病理:
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睑皮肤变薄、松弛,缺乏弹性;眼轮匝肌及眶隔同样松弛变薄,受眼压影响常可导致眶内脂肪突出使外观呈现肿眼泡,在上睑外侧泪腺可同时脱垂,下睑则形成典型的眼袋外观,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多在颞侧发生。有学者认为Tenon囊裂开使肌锥内脂肪向前突出形成结膜下脂肪脱出。其他学者认为Tenon囊于眼外肌穿入处相对薄弱,肌锥内脂肪向前突出形成结膜下脂肪脱出,部位多在眼球颞上象限。本组所有病例发生部位与其报道一致。病理检查大体外观呈黄色,质地软。镜下为成熟的脂肪成分。
3、影像检查:
眶隔在CT横断位上是位于眼球与眼睑之间薄薄的一层软组织结构,正常情况下眶隔不易显示。结膜下眶脂肪脱垂患者由于脂肪的对比,可以显示眶隔前移,眶内脂肪脱出眶外。在排除其他明确诱因(眼眶手术史、眼眶占位性病变等)的前提下所致继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者,可诊断原发结膜下眶脂肪脱垂。CT表现位于眼球表面颞上象限脂肪密度肿块,边界清楚,CT值-40~-60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