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弓
蛔虫病是由犬弓蛔虫或猫弓蛔虫的幼虫侵犯眼内组织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幼虫可在周围组织内保持为安静的胞囊状态而无症状,但在其移行时则发生急性内脏蚴虫移行症(VLM)在眼内单个幼虫即可引起视力丧失。幼虫可直接经过脉络膜睫状体或中心视网膜动脉入眼,在入眼前幼虫可为胞囊位于周围组织。
人类感染是由摄入弓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摄入的虫卵在肠内孵化成幼虫,后者可在体内移动,侵犯不同的器官和组织。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幼虫的数量、机体的免疫应答以及受累组织等有关。
可引起发热、乏力、体重减轻、咳嗽、喘鸣、肝大、躯干和下肢瘙痒、皮疹和结节等。个别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如
脑炎、脑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癫痫等。
此病最常见的改变为单侧眼底出现肉芽肿性改变,此是由Ⅱ期幼虫侵犯脉络膜后形成包囊造成的。肉芽肿可发生于后极部,也可发生于周边部。后极部病变呈灰色或白色隆起,常伴有轻度至重度的玻璃体炎症反应和视力下降。一些患者可出现白瞳症或
斜视。周边部的肉芽肿是一常见的改变,常表现为周边眼底的白色隆起病灶,易伴有视网膜皱褶。此种皱褶可从周边部延伸至视盘,周边部病变有时类似于
中间葡萄膜炎的雪堤样改变。眼弓
蛔虫病尚可引起慢性
眼内炎,表现为轻度的
前葡萄膜炎、虹膜后粘连、玻璃体炎症和
视网膜脱离,偶尔可引起前房积脓、
视盘炎、黄斑
水肿。
眼弓
蛔虫病易引起增殖性玻璃体
视网膜病变和牵引性
视网膜脱离;所致的睫状膜收缩可导致睫状体和
脉络膜脱离,影响房水产生并导致低眼压;由于患者的视力受到严重影响,可出现
斜视弱视等并发症。
眼弓
蛔虫病的药物治疗主要使用两类药物,一类为抗蠕虫药,另一类为糖皮质激素。
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可用于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或伴有显著的玻璃体增殖膜以及牵引性
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联合冷凝或光凝治疗。如能看到幼虫且幼虫位于黄斑区中心凹3mm以外,应进行光凝治疗,但在行此种治疗时应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