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拟石首鱼
拟石首鱼属鱼类
眼斑拟石首鱼(学名:Sciaenops ocellatus)是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鱼类。体延长,侧扁,背缘浅弧形,腹缘较平直;尾柄较长。头尖突,三角形,侧扁。吻圆钝,颇突出。吻长大于眼径。吻褶完整,浅分叶;吻上孔3个,小而显著。鼻孔每侧2个。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体被极弱栉鳞(手感不糙),头部完全被小圆鳞;背鳍鳍条部和臀鳍基部具一行鳞鞘。 侧线完全,前部浅弧形,后部平直,向后几伸达尾鳍末端。背鳍略连续,鳍棘部和鳍条部之间具一深凹缺,起点在胸鳍中部上方。臀鳍起点在背鳍第八至第九鳍条的下方。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稍后。尾鳍圆形、截形或新月形。鳔大,前部圆筒形。液浸标夲头部及体背侧灰黄色,腹部银白色,体侧面灰褐色。背鳍、臀鳍及尾鳍浅黑色。尾鳍边缘黑色。口腔黄白色,鳃腔内上方灰黑色, 致使鳃盖部外观呈一灰黑色斑块。
动物学史
眼斑拟石首鱼最初由林奈(Linnaeus)于1776年命名为Perca ocellata。后来该名称更改为Sciaenops ocellata,再然后更改为有效学名Sciaenops ocellatus(Linnaeus 1776)。种名ocellatus的意思是眼状斑点,指的是尾巴上的黑点。
中国台湾省于1987年5月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进受精卵孵化,鱼苗经4年多的驯化养殖发育成熟,于1991年11月育出第一代鱼苗1850尾。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1991年从美国引进30余尾仔鱼,1995年9月育出第一代鱼苗,1996年育出40万尾仔鱼,在沿海各省区推广养殖,1997年起逐渐兴起养殖热潮。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进行大规模海水网箱养殖。20世纪90年代后期,广东饶平、深圳、湛江海洋大学等相继开展眼斑拟石首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硏究并获得成功,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中国江苏省从山东省引进,仅在连云港地区有少量养殖。
形态特征
背鳍Ⅷ~Ⅸ,Ⅰ-23;臀鳍Ⅱ-7;胸鳍15~16;腹鳍Ⅰ-5;尾鳍19。侧线鳞50~51,侧线上鳞7~8,侧线下鳞12~13。鳃耙6~7+7~8。椎骨25个。
体长为体高3.8~4.1倍,为头长3.5~3.6倍。头长为吻长3.8~4.0倍,为眼径7.5~8.1倍,为眼间隔3.8~4.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7~2.8倍。
在原产地,当年的个体可达500~1000克,最大个体甚至达3千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中国南方养殖1周年可达1千克,北方地区养殖1周年可长到500克左右。同龄的雌鱼比雄鱼大,在自然水域中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重42千克,而雄鱼只14千克。体延长,侧扁,背缘浅弧形,腹缘较平直;尾柄较长。头尖突,三角形,侧扁。吻圆钝,颇突出。吻长大于眼径,为眼径1.8~2.0倍。吻褶完整,浅分叶;吻上孔3个,小而显著,弧形排列;吻缘孔5个:中吻缘孔1个,圆形,侧吻缘孔2对,裂缝状。眼小,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隔宽而微凸,为眼径2.0~2.2倍。鼻孔每侧2个,互相接近,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较大,卵圆形,位于眼的前方。口大,亚前位或亚下位,口裂稍斜,始于眼下缘水平线之下。上颌突出,长于下颌,上颌骨后端几伸达眼中部或眼后缘下方。上颌齿细小,排列成齿带,外行齿稍扩大,前端1对略大;下颔齿细小,2行,内行齿较大。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舌大,游离,端部圆形。颏孔5个,细小,弧形排列;中央颏孔最小,针孔状,内侧颏孔和外侧颏孔裂缝状。无颏须。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前鳃盖骨边缘具微细锯齿,鳃盖骨后上方具一柔弱扁棘。鳃盖条7。具假鳃。鳃耙较短。
体被极弱栉鳞(手感不糙),头部完全被小圆鳞;背鳍鳍条部和臀鳍基部具一行鳞鞘。侧线完全,前部浅弧形,后部平直,向后几伸达尾鳍末端。
背鳍略连续,鳍棘部和鳍条部之间具一深凹缺,起点在胸鳍中部上方;具8~9鳍棘、23~24鳍条,第一鳍棘很短小,几隐于皮下,第二、第三鳍棘最长,第三鳍棘约为头长1/4.5。臀鳍起点在背鳍第八至第九鳍条的下方;具2鳍棘、7鳍条,第一鳍棘短小,第二鳍棘长,伸达第一鳍条的1/2处,约为眼径的1.7~1.8倍。胸鳍尖形,长于腹鳍。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稍后。尾鳍圆形、截形或新月形。
鳔大,前部圆筒形,后部渐细,鳔前部两侧各向外突出一短角状小管;鳔侧光滑,无任何侧肢。耳石长圆形,背面中央有许多块粒状突起;腹面具一蝌蚪形印迹,“头”区昂仰,“尾”区末端稍弯,但不弯达外缘。
液浸标夲头部及体背侧灰黄色,腹部银白色,体侧面灰褐色。背鳍、臀鳍及尾鳍浅黑色。尾鳍边缘黑色。侧线上部背侧每一鳞片常具黑边;侧线下方体侧每一鳞片的基部常具小黑斑,因而形成网状纹。尾鳍基部上方具一较大黑斑,黑斑四周具白边,有时体中部侧线上亦具睛斑一个,少数个体无大黑斑。胸鳍淡灰色。口腔黄白色,鳃腔内上方灰黑色,致使鳃盖部外观呈一灰黑色斑块。
栖息环境
眼斑拟石首鱼喜欢集群,游泳迅速,洄游习性明显。大个体鱼于早秋从水域深处游向浅海和河口,在那里繁衍后代,这时,经常能在河口或防波堤水口捕到亲鱼。野生眼斑拟石首鱼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近岸水域一直栖息到12月或翌年1月,然后随着水温的下降转移到深水区域。
眼斑拟石首鱼为近海广温、广盐性鱼类。繁殖季节栖息在浅海水域。生存水温为2~33℃,生活适宜水温为10~30℃,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0~30℃,繁殖最佳水温为25℃左右,仔、稚鱼发育生长适温为22~30℃。对低温的忍耐力受盐度、pH的影响。突然降低水温,有时会引起眼斑拟石首鱼的大量死亡。体长0.5~1厘米的鱼苗,在盐度5水中的致死低温为6.9℃;0.5~7.4克的,在水温为4℃的低温下,越冬成活率较高(22.7~85.3%,平均57.5%);1~3龄的野生个体,当水温降至3℃时,仅有少部分死。
幼鱼和成鱼适盐性广,可以生存于淡水、半咸水及海水中;卵和仔鱼只能生活在盐度25~32‰的海水中。其生存水体要求溶氧量大于3.0毫克/升,当溶氧量小于2.0毫克/升时,可能会引起头。幼鱼的窒息点为0.79~0.38毫克/升。在海水中的耐低氧能力比在半咸水、淡水中强。
生活习性
食性:眼斑拟石首鱼为肉食性杂食鱼类,处于食物链较高环节。在自然水域中,主要摄食甲壳类、头足类、小鱼等。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也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浮性配合饲料效果最好。眼斑拟石首鱼的食量大,消化速度快。一般个体的最大摄食量可达体重的40%。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饲食后停留不长的时间,若再投喂仍然争抢凶猛,尤其是稚、幼鱼有连续摄食的现象。如饲料不足,自相残杀的现象比较严重。但体长超过3厘米后,该现象有所缓解。
生长:眼斑拟石首鱼的生长速度很快。该鱼在水温10℃以下停止生长,20℃以上生长快速,日增重3.4克以上。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
原产地分布于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从马萨诸塞州的科德角到墨西哥的图斯潘。
国家地区
原产地:墨西哥、美国(阿拉巴马州、佛罗里达、佐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马萨诸塞州、密西西比州、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州、纽约州、北卡罗来纳州、罗德岛州、南卡罗来纳州、得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
引种:巴哈马、中国(香港、台湾、山东、江苏、广东、广西、海南等)、以色列、新加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提尼克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厄瓜多尔、越南。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眼斑拟石首鱼是洄游性鱼类,在大洋中产卵,但幼体大部分尚在河口区。夏末、秋天在外沙洲口附近产卵,卵由潮流带至河口,沉至河口区域从草中可避免被掠食,长至手指大小的小鱼在河口区域栖息,直至2~5龄。成熟时则游至大洋。第一次产卵后,则较长时间停留在近海,且成群活动。
在自然水域中,雄性3龄性成熟,雌鱼4龄成熟。在蓄养条件下,雄性4龄性成熟、雌性5龄性成热。因此,人工繁殖选择亲鱼,应挑选4龄以上的雄鱼和5龄以上的雌鱼,才能保证繁殖成功。在自然水域中,繁殖期为夏末至秋季,盛期9~10月,成熟的亲鱼聚集」近岸浅水水域繁殖,此时繁殖场水温高于20℃,盐度26~30‰,1年繁殖一次。眼斑拟石首鱼怀卵量大,一般每次产卵量5~200万粒,多者可达30万粒以上。卵的发育不同步,分批成热、分批产卵,每次产卵间隔时间为10~15天,每次产卵可持续一段时间,有时可达2~3天产卵时间主要在夜间至凌晨3~4时。产卵时,雌、雄鱼有追逐现象,雌鱼体色开始变深,呈黑褐色,胸鳍颜色变浅,雄鱼侧线上方变深而鲜艳,呈红棕色,并时常发出“咕咕”声,雌鱼腹部柔软膨大并发红。眼斑拟石首鱼寿命在13龄以上,最长的有可能达33龄。
人工繁殖
用作人工繁殖的亲鱼来自人工养殖。选择未受伤、健壮、经检疫无病害、体长大于75厘米以上,成熟较好的作亲鱼,按雌、雄1:1~2:1的比例放入蓄养池进行强化培育海水经砂滤,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100~150%,并吸污1次,每隔15~20天倒池1次。换水温差不宜过大,日水温差不超过2℃。投喂优质饵料,以乌贼、鹰爪虾为主,辅以沙丁鱼、玉筋鱼、黄鲫鱼等,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并视摄食量而酌情增减。
将待产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用布帘遮光,适当充气,保持清新水质,定时流水刺激,一般经过24~70小时,亲鱼就会产卵、排精,成熟好的个体产卵快。在亲鱼产卵过程中,需严格保持产卵池的安静环境,并随时观察亲鱼的活动情况。在产卵前3~4小时,雌鱼绕池边游动,雄鱼追逐并触碰雌鱼,此时开始产卵、排精。如果不能顺利自然产卵,则进行人工授精。常用半干法授精,将卵和精液挤入同一容器内,用羽毛柔和地搅拌,加入定量洁净海水,洗卵1~2次后移入孵化器中孵化,全过程最好在1小时内完成。
孵化在孵化器、孵化网箱或水泥池中进行。孵化条件为:受精卵孵化密度,孵化器小于50万粒/立方米,水泥池小于10万粒/立方米;溶氧大于3毫克/升;盐度25~27;水温22~30℃;氨氮小于0.5毫克/升.孵化中要微弱充氧,及时将沉入水底的死卵取出,以防败坏水质,保持水温及盐度的稳定。盐度对孵化率影响很大,盐度过高和过低对孵化率及初孵仔鱼生长都不利。在适温范围内,孵化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一般在水温25~27℃,盐度28-30的条件下,受精卵24小时即可孵出,孵化率大于90%。
受精卵为非黏性、圆形的浮性卵。过熟的卵及死卵,则沉入水底。卵膜薄且表面光滑,无色透明。卵受精后受精膜举起,出现较小的卵周隙,卵周隙约为卵径的1%.卵黄匀细,卵径860~980微米,平均94微米。在一般的情况下,90%以上的卵含有1个透亮的油球,少数含有2个以上油球,油球径240~300微米,平均为260微米。
眼斑拟石首鱼的受精卵在水温24.3~23℃、盐度35.7的条件下,受精后10分钟,原生质移问动物极而逐渐隆起形成胚盘,位于植物极的油球朝上,动物极的胚盘朝下。当盐度大于20时,受精卵剽浮于水面;受精卵行盘状卵裂,受精后约20~30分钟,胚盘部分分裂成两个等大的细胞;受精后50分钟,第次分裂完成,分裂沟与第一次者垂直,将胚盘分裂成4个细胞;1小时15分钟后变为8细胞;1小时35分钟进入16细胞期;1小时45分钟进入32细胞期;之后胚盘继续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分裂球变小,侧前观细胞呈多层排列;大约2小时10分钟后进入桑葚期,形成多细胞囊胚;3小时40分钟盘逐渐凸起呈高帽状,在胚盘与卵黄间形成裂缝状的囊胚腔,进入高囊胚期;5小时30分钟,随着细胞不断地下包,囊胚层覆盖在卵黄上,细胞间隙模糊,进入低囊胚期,胚盘变得扁平,紧贴在卵黄囊上;6b后胚胎发育至原肠早期,囊胚层细胞从四周向植物极扩展,边缘细胞在下包时运动缓慢并受表胚层的牵制,其边缘细胞加厚形成一圈环状隆起即胚环;胚盘继续下包至卵黄囊一半后,胚环的预定尾端处由于左石胚环及相连的细胞向中线集中而增厚隆起形成胚盾;大约11小时后,囊胚层下包卵黄2/3时,胚盾延伸形成雏形胚体,胚盘下包卵黄4/5时胚体头部更加明显;多数受精卵发育至12小时30分钟后,在头的前端形成肾形眼囊,脊索神经清晰可见;大约13小时30分钟后,所有受精卵的油球只有一个,眼囊明显,胚体后端出现一椭圆形的克氏泡,脑部开始分化;受精14小时30分钟后体节形成,在胚体的背侧表面稀疏地覆有星状黑色素细胞,胚体延长绕卵黄1/2;18小时后黑色素细胞增多,在油球上也有分布;脑后耳囊形成,视泡甲的眼球晶状体明显,克氏泡消失;受精20小时胚体绕卵黄3/5以上,尾部末端脱离卵黄囊,尾部拉长向腹部变曲,尾端有少许皮褶状膜鳍进入尾芽期,脑部已经分化为前、中、后脑三部分,心脏跳动;大约25小时后胚体卵膜变薄,尾部活动频繁,在胚体后部2/3处出现了已适当发育的鳍褶,胚体不断扭动,肌肉收缩明显,体节25对,进入孵出前期;尾部频繁与卵黄囊接触,然后尾部冲破卵膜,继而整个胚体破膜孵出。从卵受精到孵出仔鱼,整个过程历时26小时左右。
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
网箱养殖
眼斑拟石首鱼达到商品规格时,提起网箱进行收捕。起捕前要检查这批鱼有无用药记录,若使用了药物,要按照NY5071-2002中相关停药期的规定和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的要求处理。对不符合中国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的,坚决不能起捕销售。商品鱼销售运输以活水车、船活鱼运输为主,冰鲜运输为辅。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眼斑拟石首鱼抗病害能力强,生长快,为优良海水养殖对象。眼斑拟石首鱼肉厚结实、肉质细嫩、少刺多汁、味道鲜美,且色泽鲜艳,外观、口感俱佳,适于清蒸和烧烤,一度风靡美国。眼斑拟石首鱼肌肉中脂肪含量很低,仅占鱼体肌肉湿重的0.57%,而蛋白质含量较高,达19.1%,眼斑拟石首鱼肌肉蛋白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45.9毫克/克,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9.21毫克/克。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0.58%。其5种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73.5毫克/克),占EAA的50.37%。眼斑拟石首鱼肌肉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蛋白源是人们理想的保健品,多余的蛋白质不易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可开发成理想的减肥保健品。
最新修订时间:2020-04-03 01:46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