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1.鼓着眼睛;眼睛突出。
释义
形声字。
1.鼓着眼睛;眼睛突出。
集解
《说文·目部》:“睅,大目也。从木,旱声。睆,睅或从完。”
《玉篇·目部》:“目出皃也。”
《广韵·潸韵》、《集韵·潸韵》并云:“睆,目出皃。”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杜预注:“出目。”孔颖达疏:“目大则出见,故云出目也。”杨伯峻注:“盖目大则多出,今谓之鼓,两义可以相通。”
又,“睅”之重文“睆”,旧训亦同。
《玉篇·目部》:“目出皃。”
《广韵·潸韵》:“大目也。”
《玄应音义》卷十九“瞳睆”注引《仓颉篇》:“睆,目出皃也。”
今按,“大目”、“出目”,训亦可通,然均欠准确,亦未能揭橥其语源。“睅”之声符“旱”,《说文·日部》:“不雨也。”其本义即为乾旱,与“睅”之“大目”义无涉。“睅”之义实寓诸其声,其本义当指双目圆睁之状。其重文“睆”之声符“完”正载有“圆”之语源义。《说文·宀部》:“完,全也。从宀,元声。”全为完整,不全则缺。古人以圆为全,不圆亦为缺,故状月有“阴晴圆缺”之说。《小学蒐佚·通俗文》:“谷曰粒,豆曰完。”豆实圆形。“完”可表“圆”义,其谐声字“脘”、“筦”亦可证。“脘”,胃之内腔,其形圆。《说文·肉部》:“胃府也。从肉,完声。”《正字通·肉部》:“胃之受水谷者曰脘。”“筦”,络丝的竹管,其形圆。《说文·竹部》:“筦,筟也。从竹,完声。”朱骏声通训定声:“筦,一名筳,苏俗谓之籆头,列梃如栅而圆,所以绾丝於其上也。”“筦”又同“管”,管乐器,其形亦圆。《诗·周颂·执竞》:“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陆德明释文:“筦,音管,本亦作管。”《穆天子传》卷六:“陈琴、瑟、竽、籥、??、筦。”郭璞注:“筦,如并两笛。”然则“睅(睆)”、“脘”、“筦”并为同源词。“睅(睆)”之名当得自人怒睁其目之“圆”状,目圆睁则有大而欲出之感。“睆”故亦可用以表植物果实之圆。《诗·小雅·杕杜》:“有杕之杜,有睆其实。”郑玄笺:“睆,实貌。”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戸版切《韵会》合版切,𠀤音莞。《说文》大目也。《广韵》目出貌。《左传·宣二年》睅其目。《疏》目大则出见。或作睆。
又《集韵》下罕切,音旱。义同。或作暖。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8:01
目录
概述
释义
集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