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组织
属于社区的改良运动
睦邻组织运动,又被称为社会公社运动(the social settlement movement & neighborhood centers),总之是一个属于社区的改良运动。
创建背景
出自Caseru Social Work Encyclopedia
(李增录,1995)。当时英国正於工业化及都市化的初期,而此运动是尝试在这转变期间,使人性与道德精神价值能保存。
精神
「社区中的所有事物都应该要分享!」,就是这麼简单的一个概念,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第一个大学睦邻运动。大学睦邻运动的发起者巴涅特夫妇(Samuel 和Henrietta Barnett)如是说:「如果大学中的每个人能够在伦敦或是其他城市的贫民区住一些时间,那麼他们就可以『做一些小事来消除社会的不平等』,也就能够和穷人们分享他们最好的并且透过感受他们的生活而有所学习」(Barnett 1884:272)。 「睦邻运动简单的意义就是人们能够和他们的邻居分享他们自己;睦邻社团聚会的地点就在工业区之中;入会的条件就是公民道德责任的展现;而睦邻中心的居民们都能够和穷人们成为朋友(Barnett 1898:26)」。
汤恩比馆
●1884年「汤恩比馆」,创始人牛津大学汤恩比讲师
社区早期型态之一,由巴涅特(Samuel Barnett、Vicar of St Jude’s)於一八八四年所创立。 之所以取名汤恩比,是为纪念献身此一运动而英年逝世之学生汤恩比先生(Toynbee、Arnold)而它主要的内容是解决工业化以及社会化所产生的新兴问题,特别是贫穷问题。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好结合有共识之人士大家一起致力改革。 他们认为让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与贫民一起生活,不仅有助於舒缓社会的阶级差距,实现政治上的民主与平等,更能使穷人有受教及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 此外,共同生活可加深知识分子对贫穷问题的瞭解,更能促成贫穷问题的合理解决。 东伦敦圣犹太牧区会牧森姆班勤为了使在大学就读的生学对居住於贫民区的劳工低下阶层有更深瞭解,而在贫民区兴建了「汤恩比馆」此馆也被称为「大学睦邻区」,目的是使大学学生也能与现实生活不脱节,使贫与富拉近,也能使大学学生与工人们拉近而互相学习。 而汤恩比馆和它里面的居民们对於劳工阶级的教育也有相当可观的贡献:他们为劳工提供了夜间延伸学习、思辩和讨论的空间和课程,也增进了当地的文化团体及协会的形成。巴涅特夫妇曾经一度想要将汤恩比馆变成「劳工大学(working man’s university)」,可惜之後因为一些因素而没辨法如愿。 同时,英国的工艺学校和一些夜间学校也开始发展。而汤恩比馆最主要的贡献,则是为这样创新的服务提供了一套测量和品质标准。 它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则有四项: 1.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相处在一起 2.以居民的需求做为工作的重点 3.充份运用当地的民力 4.使各地的社区睦邻中心成为当地的社区服务中心,介绍本国和外国文化
赫尔馆
●1889年「赫尔馆」,创始人美国简亚当斯女士,女士受到汤恩比馆工作理念的启发,於1889 年在美国芝加哥创立「赫尔馆」,汤恩比馆的工作取向可以3Rs 来涵括,即 Research 以研究来支援行动 Residence 与穷人共同生活以瞭解问题的真相 Reform 社会重建
赫尔馆的设立不但对芝加哥市民的生活改善有重大贡献,也成为美国最著名的社会服务中心及当代社会工作的先驱。 是在芝加哥参照「汤恩比馆」而兴建。重点均放在社会研究与改革方面,而最大的分歧是在美国包含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大都市内,推行一理想「邻舍精神」。初期,此等「邻舍组织」的工作,是提供居住区内居民各种实用的服务及谘询。 而它大部分是针对移民和难民提供社会和教育的服务。有一种想法认为它在对於被形容为「封建传统(feudal tradition)」的英国睦邻运动做出一种反应。它反对社会的不平等,并且对於某些社会改变表达明显和主动的关心,就如Hull House的创立者Jane Addams所说的: 「睦邻运动的教育活动,就如同它的慈善、公民和社会事业,是对於尝试社会化民主不同的表现形式,就如同睦邻运动本身非常真实的存在(Addams 1910:453)」。 而且她期待睦邻运动像一种尝试是去表达「生命的意义就在於生命本身,其表现的形式就是活动」(引自Carson,1990:106)。 此外她也主张将睦邻运动视为一个「社会学的实验室(sociological laboratory)」来收集社会事实。除此之外她也将睦邻运动的精神视为一种「合成(synthetic)」,是一个所需要的知识能够被测试且使用的地方。
贡献
对於社区内的贫困者提供实质上的帮助,也使得社区内的福利有了改善之道。 由英国发起的汤恩比馆成了新的潮流运动,不仅如此还相继成为其他国家模仿对象,尤其是对美国的社会工作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显示并说明了社会工作的改善方式,应该从两方面著手,从小的点─个人和大的点─社会双方面共同进行。 发现了新的服务方法,使社会工作朝向更专业化的途境,此进行的方式运用到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方法,并且发展了两大工作方法─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组织。」(李增录,1995)。
参考书目
李增录主编(1995)。社会工作概论(增订二版)。台北:巨流
林胜义(2001)。社会工作概论。台北:五南。
林万亿(2002)。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
Creedy、John and Richard Disney、Social Insurance in Transition-An Economic Analysis?Clarendon Press、London、1985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8 11:01
目录
概述
创建背景
精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