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铁线莲
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
短尾铁线莲(Clematis brevicaudata DC.)是毛茛科、铁线莲属藤本植物。枝有棱,小枝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一至二回羽状复叶或二回三出复叶,有5-15小叶;小叶片长卵形、卵形至宽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常比叶短;萼片4,开展,白色,狭倒卵形;雄蕊无毛。瘦果卵形,密生柔毛。
形态特征
多年生藤本。枝有棱,小枝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一至二回羽状复叶或二回三出复叶,有5-15小叶,有时茎上部为三出叶;小叶片长卵形、卵形至宽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1.5-6厘米,宽0.7-3.5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截形至浅心形,有时楔形,边缘疏生粗锯齿或牙齿,有时3裂,两面近无毛或疏生短柔毛。、
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常比叶短;花梗长1-1.5厘米,有短柔毛;花直径1.5-2厘米;萼片4,开展,白色,狭倒卵形,长约8毫米,两面均有短柔毛,内面较疏或近无毛;雄蕊无毛,花药长2-2.5毫米。瘦果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密生柔毛,宿存花柱长1.5-2(-3)厘米。花期7月至9月,果期9月至10月。
近种区别
短尾铁线莲与毛果扬子铁线莲(学名:Clematis puberula var. tenuisepala (Maxim.) W. T. Wang)C. ganpiniana var. tenuisepala区别在于后者花梗较长,长1.5-6厘米,花序较疏展;萼片干时变褐色至黑色;花药较短,长1-2毫米;瘦果较大,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
产地生境
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东部(海拔2500-2700米)、云南(1800-3200米)、四川(1600-2800米)、甘肃、青海东部、宁夏(贺兰山,1500-2100米)、陕西、河南、湖南、浙江(金华、杭州)、江苏、山西、河北(460-2600米)、内蒙古和东北。朝鲜、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日本也有分布。生于山地灌丛或疏林中。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选取交通便利的林缘路边土层深厚的壤质地块,三月中下旬地块解冻后,清除地块上的杂草、灌木等植被,将地块平整耕耙碎土后作畦,畦宽1.5米,整地时每亩施入牛粪1000千克,畦梗兼做步道。
栽植:在每年的四月上旬,将播种苗或者野生植株栽植入整地后的地块中,栽种行距为90厘米,株距为60厘米,每畦栽植两行,栽后及时浇水。
搭架领蔓:按照畦的长轴方向,在中间部位搭建和长轴平齐的“人”字形藤架,“人”字形藤架中部通过竖直支撑杆固定在地块中,待幼苗主藤蔓长至20厘米以上时,掐尖促萌,所掐嫩尖作为可食用部分进行收集,然后将萌生藤蔓引领绑缚到藤架上,以后随着藤蔓生长会自然在藤架上蔓延。
田间管理:每年春季萌芽前进行修剪,清除枯死藤蔓、疏除细弱藤蔓,生长健壮的藤蔓留2-3对芽短截;在生长期,剪除过弱和过密的藤蔓,短缩过长藤蔓,使藤架通风透光;适时中耕除草,春、秋季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采收:在每年五月中旬到九月上旬,植株的分枝数达到5-8个以上时进行采收,每隔3-7天采收一次,待分枝长到25-30厘米时,剪取分枝订端10-15厘米的嫩茎尖作为可食用部分,分枝的基部保留1-2对叶片,其叶腋处自然萌生新的枝蔓后,长到20厘米以上时再次采收嫩茎尖,一年种植可连续采收3-5年,每年生长季可采收20次左右,亩产短尾铁线莲可达800千克。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藤茎入药,清热利尿、通乳、消食、通便;主治尿道感染、尿频、尿道痛,心烦尿赤、口舌生疮、腹中胀满、大便秘结、乳汁不通。
食用价值:短尾铁线莲的嫩茎叶营养丰富、鲜嫩可口,适宜做蔬菜,可凉拌、做馅及炒食等。经测定,其蛋白含量5.6-9.8%、脂肪含量2.5-3.7%、钙980-1230毫克/100克,还含有纤维素、硒、锌、磷、维生素C以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无危(LC)。
参考资料
铁线莲属.植物智.
短尾铁线莲.植物智.
短尾铁线莲.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16:3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