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沙鼠(学名:Brachiones przewalskii),别称短耳鼠,是中国特有种。短耳沙鼠体形较小,是沙鼠亚科中体型较小的种类,体长平均96mm,耳小,体背面为浅沙黄褐色,
毛基灰色。
短耳沙鼠体形较小,是沙鼠亚科中体型较小的种类,体长平均96mm,最长不超过100mm。耳小,一般均不露出耳部体毛之外,平均长度不超过8mm。尾较短,平均72mm。
短耳沙鼠体背面为浅沙黄褐色,
毛基灰色。灰色部的长度略大于毛长一半,毛尖黑色,中段黄褐色,有的个体中段为浅的棕黄色。毛间杂有少量黑色长毛。身体侧面的背、腹毛色界限不十分明显。腹毛为纯白色。
颊部白色,略带沙黄。眼上有块不明显的浅白色斑。耳背与体背毛色相同,耳前缘白色,耳后颈侧毛白色。四肢的毛也都为白色。前足掌裸露,后足掌具白色稀疏的毛。尾为沙黄色,腹面比背面色浅,有些个体接近白色。尾毛较密,毛端具黑色毛梢。爪较长,灰白或灰褐色。
短耳沙鼠
头骨短而宽,吻鼻部明显地短,鼻骨前端向后变窄。额骨前端特别宽。头骨后部
脑颅宽阔。
顶骨的外侧向前伸。
顶间骨前缘与顶骨后缘以直线相接,中央略向前突。项间骨左右宽,前后短,后端呈弧形。
门齿孔短,其后端远离第1
臼齿前端连线。腭孔较小,在第1、2臼齿之间。两侧在第2、3臼齿间还有一个很小的圆形孔。翼孔较靠前,接近臼齿后缘连线。听泡发达,听孔前壁不鼓胀,与鳞骨颧突间有明显的距离。眶上嵴和顶嵴均不明显。
颧宽大于两听泡处的后头宽。颧弓颌骨颧板不如其他沙鼠发达。颧弓较细。
短耳沙鼠上门齿唇面具纵沟,纵沟稍偏外侧,有的靠近中央。臼齿3枚,第1枚较大,呈长方形,具3个齿环,第1齿环稍小;第2枚臼齿近方形,具2个齿环;第3枚臼齿小,具一个齿环呈圆形。
下颌第1臼齿的第1齿环向上突。
短耳沙鼠栖息于荒漠固定沙丘或半固定沙丘地区,尤其喜欢选择生长
红柳、
芦苇、
胡杨等干旱植物的生境做位栖息位点。
短耳沙鼠
穴居,洞形简单。多数为一个洞口,很少2~3个洞口。洞口直径约40~45mm。洞道长2~3m,洞深0.5~1m,有盲支。洞口旁常有小土堆,洞穴分散,不成群。
短耳沙鼠由于栖息范围狭窄,活动资料所知甚少,但与其他沙鼠不同,其与
大沙鼠、
子午沙鼠等混居,生活在相互连通的洞穴里,或洞穴离得很近,因此并不排除群体的存在、也许是因为在这样形成了稳定的配对关系,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家庭结构。
短耳沙鼠主要取食植物的绿色部分和种子,也取食些昆虫。主要的天敌有
狐、
鼬及各种猛禽。
短耳沙鼠繁殖开始于4月,每年2胎,每胎3~7只。幼崽生下来没有毛而且眼睛是闭着的,不能自我调节身体的温度,在2周内,它们完全依赖母沙鼠的看护和照料。只有那些在生育季节早期出生的幼沙鼠才能在同一个季节里发育成熟并孕育下一代(大约出生后2个月),出生晚一点的幼沙鼠6个月后才发育成熟,并在下一个季节繁殖。
短耳沙鼠种群分布不连续,数量少,数量趋势未知。在其分布的地段,密度均远远低于
子午沙鼠或其他鼠类。在野外捕鼠中,只占13%~15%。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