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菖鲉
鲉科菖鲉属动物
褐菖鲉是鲉形目鲉科菖鲉属鱼类,又叫石翁、师公、石啄、石狗公、石头鱼等。身体延长,侧扁。眼突出于头背缘,前鳃盖骨和鳃盖骨后缘有棘;除胸部和腹部被圆鳞外,其余均被栉鳞;两颌、吻部和颊部无鳞。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多变,呈褐色或褐红色,腹部颜色浅;体侧在侧线上方有数条明显的黑色或深褐色横纹,侧线下方的横纹不明显;各鳍褐色或红褐色,散布斑点和斑块。
形态特征
成鱼
背鳍Ⅻ-11~13;臀鳍Ⅲ-5;胸鳍17~19;腹鳍Ⅰ-5;尾鳍17~23。侧线鳞。鳃耙7~9+12~16。椎骨25。幽门盲囊9~10。
体长为体高2.8~3.7倍;为体宽4.6~5.3倍;为头长2.3~2.8倍;为腹鳍起点至臀鳍2.9倍。头长为吻长3.2~4.4倍;为眼径3.2~4.4倍;为眼间隔7~8倍;为上颌长2.1倍;为眼后头长1.8倍;为尾柄长3.8倍;为尾柄高4.5倍;为背鳍第一鳍棘4.2倍、第二鳍棘3倍、第三鳍棘2.5倍、第四鳍棘2.2倍、第五鳍棘2.2倍、第六鳍棘3倍、第八鳍棘2.8倍、最后鳍棘4.4倍、倒数第二鳍棘4.0倍、最长鳍条2.8倍;为臀鳍第一鳍棘4.9倍、第二鳍棘2.6倍、第三鳍棘2.3~2.5倍、最长鳍条2.1倍;为胸鳍长1.8倍、基底宽3.5倍;为腹鳍长2倍、鳍棘2.8倍。为尾鳍长1.8倍。颜角前段45度,后段25度。
体长150~300毫米。体中长,侧扁,长椭圆形,背缘弧形,腹缘浅弧形。躯干前半部稍高,腹鳍基部处体最高,躯干长约等于尾长;尾柄低长,很侧扁,尾柄长约为尾柄高1.3~1.5倍。头中大,侧扁,吻背缘稍陡斜,眼后背缘稍低斜,腹缘浅弧形;吻稍长,圆钝,吻长略大于眼径。鼻孔2个,靠近,约等大,前鼻孔距眼近于距吻端,后鼻孔位于眼稍前方。眼中大,圆形,上侧位,眼球高达头背缘,距吻端约为眼后头长3/5。口中大,端位,头长约为口裂长3倍,呈30度斜裂。上下颌约等长。上颌前端凹入,上颌骨伸达瞳孔后缘下方,后端略宽大截形。下颌前端下方无明显骨突。上下唇颇肥厚。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细牙,犁骨牙群左右相连,呈“人”字形。舌端尖细,游离。鳃孔宽大,前下端伸达眼下方;上端无卷孔;第四鳃弓后无裂孔。鳃盖膜左右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前3条基部不扩大,第四条扩大不明显,后3条基部平扁扩大。鳃耙粗短,排列稀疏。假鳃发达。
鼻棘1个,小而尖,位于前鼻孔里侧。前颌骨突高凸。眼前吻侧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后方具第三和第四眶下骨,第五眶下骨消失。眶前骨中大,方形,长略大于宽;上缘关节突尖凸,下缘前叶尖突,中叶不明显,后叶具三角形尖棘。第一眶下骨长方形,长略小于宽2倍,略小于眶前骨长,约等于第二眶下骨长1/2,表面光滑无棘。第二眶下骨后部有1狭长骨突,骨突长为宽4倍,后端截形,伸达前鳃盖骨前缘,表面光滑无棘。第三眶下骨短小,下端连于第二眶下骨。第四眶下骨长约为第三眶下骨2倍,下端连于第二眶下骨。眶前骨具5辐射状感觉达第二眶下骨前部,向上穿过第三和第四眶下骨。前鳃盖骨具5棘,辐射状排列;上棘短小,无副棘;第二棘略尖小;第三棘约与第一棘等大;第四棘颇小;第五棘微小。鳃盖骨具2叉向棱,后端各有1棘。下鳃盖骨和间鳃盖骨无棘。颅骨棘尖锐,向后下。侧筛骨光滑,具1眼前棘。额骨光滑;眶上棱高凸,具1眼上棘和2眼后棘;鼓棘较大,1个,位于眼后棘后方,蝶耳棘上方;眼间具额棱1对,中部靠近,前后叉开,后端具1额棘。额棱远低于眶上棱。顶骨光滑,左右相连;顶棱高锐,略高于眶上棱,后端具1顶棘;颈棱位于顶棱后方,略短,后端具1颈棘。眼后至侧线前端具蝶耳棘1个,微小;翼耳棘1个,低长,尖锐;后颞颥棘上下各1个,尖小;肩胛棘1个,尖小。具1肱棘。前鼻孔具短管,后缘具皮瓣。眼间隔凹入,无顶枕窝。体被栉鳞,胸部和腹部具小圆鳞;头部具小栉鳞;吻部、上下颌、前鳃盖骨后缘,头部腹侧和鳃盖条部无鳞;颊部、眼间隔、眼后、鳃盖大部,头背后部具细鳞;背鳍和尾鳍具圆鳞和栉鳞;臀鳍和腹鳍具圆鳞;胸鳍具栉鳞。侧线上侧位,斜直,后部平直,行于尾柄中央。侧线鳞黏液管位于鳞片中部,管长为管宽2倍余。体侧鳞片略呈方形,前侧角略呈直角形,前缘截形,波曲,后缘圆形。中心点后位;前区长约为后区长3倍,后区宽约为后区长3.5倍;前辐射沟9~11条,后辐射沟约40条;环片数多,排列紧密;后环片近基底几横行,分化为块状,三角形突起,最后1~2行形成小棘。
背鳍起点位于鳃盖骨上棘前上方;鳍棘部长略小于鳍条部2倍,中间有1浅缺刻;鳍条后端不伸达尾鳍基底,最后鳍条膜连于尾柄;第一鳍棘最短,小于眼径;第二至第六鳍棘最长,约为第一鳍棘长2倍,向后渐短小;最后鳍棘约与其前棘等长,约为第一鳍棘1.5倍;鳍棘膜凹入,鳍条部上缘斜直。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前端鳍条下方,鳍长约为背鳍鳍条部3/5;第一鳍棘较短小;第二鳍棘粗长,约为第一鳍棘2倍;第三鳍棘细长,短于第二鳍棘;第一和第二鳍条最长,约为背鳍最长鳍棘1.3倍。胸鳍宽短,尖圆,下侧位,具1不分枝、8分枝、10不分枝鳍条,鳍条后端伸越肛门。腹鳍中大,胸位,后缘与胸鳍后缘齐平,鳍棘细长,为第一鳍条长4/5,第二鳍条最长,约为头长1/2,第五鳍条鳍膜连于体壁。尾鳍后缘截形或微圆凸,长约为头长3/5。体腔大,腹膜白色。胃囊状。肠盘曲2次。幽门盲囊9~10,盲管状,几伸达胃后端。鳔长圆形,后部略尖圆,长约为宽2倍,分2室,前室长约为后室2倍。鳔背面前部有短小韧带突起3对,第一对尖小,第二和第三对短钝;鳔外肌带宽长,纵行于背侧,伸达鳔后1/3处,后端无韧带突起。
体褐红色,体侧有5~6条较明显褐色横纹,第一至第五横纹在侧线下方分散成云状或网状。眼背后方具2狭小横纹,眼下方具1横纹,眼后下方具3条辐射状条纹。鳃盖上部具1大斑。上颌骨具1条纹,背鳍具斑点和斑块。胸鳍具斑块和1至数行斑点。尾鳍具斑块和斑点。腹鳍和臀鳍灰暗或淡色。
幼鱼
初孵仔鱼全长1.5毫米,肌节28对,脑的分化完全,眼全黑,消化道呈直管状,肛门位于卵黄囊后缘,但尚未开口,消化道两侧出现不规则黑色素斑,鱼体鳍褶透明,背、臀、尾鳍褶连为一体。5日龄仔鱼,全长2.86~3.35毫米,肌节8+20对,仔鱼口部初开,口裂加深,下领可动,肠管出现皱褶,尾鳍褶上出现放射状弹性丝。
初产仔鱼全长3.62~4.00毫米,肌节8+18,下颌略突出,鳃盖褶已形成,肠管出现一个弯曲,躯体色素分布除肠管两侧稍浓密外,在尾部肌节上出现有规律的8个黑色素点。产后5天仔鱼全长4.2~4.5毫米,卵黄囊基本被吸收,口前位斜裂,鳃丝形成,肛门已通,鳔管形成,头部有星状黑色素分布。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褐菖鲉为暖温性近岸底层鱼类。常栖息于岩礁和海藻丛中,喜缓流水域,尤以海底洞穴、空隙珊瑚礁、卵石和海藻带居多,栖息水深自低潮带至80米。
生活习性
褐菖鲉具定居生活习性,在岩礁洞内出来觅食后,会回到原洞穴内,水平活动范围在1000~2000米以内,多数在1000米以内。栖息水深自低潮带至80米。春、夏季分散在岩礁和岛屿四周觅食,冬季游向深海区越冬。有明显昼伏夜出行动习性,白天钻洞穴性极强。体长10毫米的仔、稚鱼有显著集群现象,成长后便分散活动。为了便于觅食,往往1尾或几尾占领一定区域,不许同类入侵,这种现象在夜间尤为明显。
褐菖鲉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有多毛类、口足类、长尾类、短尾类、鱼类(四线天竺鲷、带鱼、虎蚰、褐莒铀)和头足类等,其中以鞭腕虾出现频率最大。各类出现频率依次为鱼类、长尾类、短尾类、口足类、多毛类、头足类。白天摄食量低,夜间摄食量高,尤其在18:00~21:00时和05:00~08:00时摄食最为积极。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太平洋中部和南部暖水海域,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及中国沿海等。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繁殖方式
卵胎生,体内受精。繁殖期为冬春季,为10月至翌年5月,期间11~12月和2~4月为高峰期,雌雄比为1.43:1。怀卵量约为3~5万粒,每次产仔约5000~15000尾。卵圆球形,淡黄色透明,卵径为0.68~0.87毫米,油球1个,油球径为0.20~0.25毫米,受精卵壳膜薄而光滑,卵周隙极狭窄,在受精卵的动物极形成胚盘。当胚体包绕卵黄囊2/3时,眼囊变成视杯,出现晶体、嗅囊和听囊相继出现,体节22对。
主要价值
褐菖鲉肉质甜美而有弹性,是高价值的经济鱼种,肌肉中EAA/TAA、EAA/NEAA分别为41.15%、69.97%,均高于鲳鱼(40.08%、66.88%)、带鱼(38.93%、63.75%)、大黄鱼(39.31%、64.76%)、小黄鱼(39.31%、64.78%)、赤点石斑鱼(40.27%、67.42%)、稍低于青石斑鱼(42.30%、73.30%),均超过FAO/WHO的EAA/TAA 40%、EAA/NEAA 60%标准,故是一种优质蛋白源。褐菖鲉EAA比例比较均衡,肌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褐菖鲉肌肉中,共检测饱和脂肪酸(SFA)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6种;不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含量在0.11~30.31%之间;UFA占脂肪酸总量的62.66%(其中MUFA含量为15.71%,PUFA含量为46.95%。SFA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37.33%,SFA中,C16:0棕榈酸含量最高,达26.21%。
参考资料
Sebastiscus marmoratus.fishesofaustralia.
褐菖鲉.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1 09:2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