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寺,位于甘肃省灵台县上良原,由於其位于县境之西,故称西原。唐代称秦原,又因上良原与朝那原的地形好像凤凰展翅,翩翩欲起,因此人们形象地将上良称为凤翅原。
寺庙简介
凤翅原很有名气,不仅因为其战略地位很重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因为其种种传奇的故事,对石佛寺的传说尤多。石佛寺原址位於凤翅原的中部。相传在东汉末有一天,有十余人用牛车拉运石佛三尊,行至灵台凤翅原,车停下来临时休息,当地民众好奇的前来围观,叩拜佛像,当问其来路和去向时,他们未作详细答复,只是手指西方,意味著从甘肃西部而来。休息後起程行路时,三尊佛像怎麽也搬不动,无奈就将石佛像留於此地,建庙供奉取名「石佛寺」。
规模之大
石佛寺建筑占地约四亩,寺院呈长方形,土夯围墙高约丈余,周围杨柳成荫,寺内东面正殿三间,内供释迦牟尼佛。左右为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这三尊像都是用上乘的巨石,经能工巧匠精雕细磨而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北边大殿三间,关云长稳坐正中,关平、周仓陪立左右。
南面大殿三间是黄龙、青龙二神。据《灵台县》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修订本记载∶「黄衣真人乾隆年成真於涧沟潭(石佛寺北约三里处),先时有西藏喇嘛师弟二人,其师身披黄褂,手持宝剑,入水降妖被伤,其徒隐去,三年复来,潭吼三日,岸决水走,龙神发暴,乡民言已成二神矣。
嘉庆年间白莲教匪寇掠灵台西境,二神显威,大起风雨冰雹,击伤贼兵,死者过半,後官兵止,人民免患,因此受封享祀,庙建於石佛寺,至今香火不绝。」这三个大殿均系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青石台阶,建筑雄伟。三大殿前有铁质铸成的鼎形香炉,高约三尺,向西左有钟楼,右有鼓楼,再西是戏楼,面对东殿,形成长方形的对称局格,十分壮观。
民间传说
在寺院外北侧有一约一亩之大的天然涝池常年积水,清澈见底,传说游客至此,先在池旁洗手沐浴後,再进寺院烧香拜佛。
石佛寺闻名于陇东、关中、陕北地区,游人如织,香客盈门。清朝末年,陕西乾州多人突至寺院,声言寺院声名显赫,挤压了乾州地域之龙脉风水,遂举火烧毁了寺院,寺内僧侣被迫四处流散,多年难以恢复元气。曾经有一本连环画册名曰《火烧石佛寺》就讲述了这段在当时看来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笔者听当地的许多长者就看过这本画册。所幸当地及远近信众仍香火不绝,大殿内的器物又逐渐得以补充完善。
相关典故
直到民国初年孙中山就任大总统时提倡新生活运动,当地在石佛寺院内增设生房,改成小学,南面的二龙殿、戏楼改为教室。石佛大殿仍保存完整,敬神育人兼而用之,并以寺取名叫石佛寺小学。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东面石佛大殿也被占为教室。“文革”期间,批判牛鬼蛇神、破“四旧”运动使得寺院的和尚方丈离寺出走,石佛寺基本上成为一教学之所,已无佛教活动。
但正殿的三尊石佛像依然如旧,只是石佛像神台前没有了香炉生烟、木鱼传声的景象。到“文革”后期的1969年,石佛寺小学与所在村的旧集小学合并,石佛寺的戏楼、大殿全被拆掉,寺院夷为了平地,供奉了近两千年的三尊石佛像也不知归落何处。
传说石佛寺早在东汉、北魏、西晋时就负有威名,当地以寺为中心,西到朝那的西张村,南到周家坪,北到景家庄,庙田全部租给农户耕种,薄收地租,念经僧人很多,附近有和尚坪、僧人公墓等。每年的四月初,在寺院举行的庙会吸引着远近香客、僧众、商贾、显贵纷至沓来,持续数十天,成为当时、当地每年一度的盛事。即使到文革前期,笔者依然记得在次举办过秦腔等节目的大型活动,古韵新声。
扩建时期
唐朝曾在洛阳、长安等地大兴土木建造佛寺。灵台西原石佛寺也得到了扩建修饰。距石佛寺约400米的北边原坡传说是佛僧死后埋葬的地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社员们在那里取土填圈,经常会挖出墓址,有人的骨架、头颅等,在同一地方还挖出了汉代陶器,有瓦壶、瓦罐、瓦坛等。
寺内戏楼前边正上方高悬着约一米五长、一米宽的木牌一面,上写“万善同归”四个楷书大字,字体用金粉喷涂,木牌的背面用毛笔书写着石佛寺的历史简介。文革中抄家后,此件惜被丢失。
佛教人文
据考证,2003年春,当地村民在石佛旧址靠南的一深沟下植树造林时,挖出一个六棱形高1米3左右、粗约240公分的石柱,上有佛经,汉字阴刻,清晰可辨的“宋建德年”字样。据其形制,应为佛教的石经幢。据此推算,石佛寺最早建立应在宋代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