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关乡位于
洋县南部丘陵山区,与
西乡县桑园镇接界,属
巴山山系,南高北低.平均海拔高度为730米,沙河由西乡流入,由南向北横贯其中。
沙溪河由西南而来境内汇入沙河。境内溪流纵横,山丘缠绵,教名山
青山观闻名遐迩。
森林以桦林树,贯林为主,间有松杉,森林植被覆盖70%以上。西洋公路(西乡一洋县)纵贯南北形成了洋县的第三大出口。石草路(石庙)从(石家湾)西洋公路起自西而去,驻地石家湾。
行政事业编制33人,内设办公室、经济发展与社会事务综合办公室、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站、农业技术综合站、司法调解服务站、文体广电计生服站、财管所。全乡总面积49.1平方公里,46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l734户5799人,林地面积5.46万亩,耕地7245亩;水田4865亩,旱地2380亩。
2002—2003年,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适时提出了“坡种干果地种药,劳务输出畜牧业”工作思路,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谋生存,在稳定中求发展,促进了经事业的全面发展。2002年,全乡实现产值474万元,多种经营产值297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320元。2003年,农业总产值5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6元。2003年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综合优秀等次。
石关乡属丘陵山区,林多而薄,地少而贫,农民的耕作方式因受观念的限制, 多为原始耕作方式,在农业上投资怕担风险的顾虑比较浓厚。乡党委把中药材及干果发展作为结构调整起步项目来抓,明确了以中药材种头,多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方向。坚持走订单农业、组织化之路。与医药企业签台同,赊销种苗款,产后全部回收产品,打消了了群众销售难的疑虑。党委、政府多主持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宣讲会、座谈会,入农户进行谈心讲解,发动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农经3:7的比例,逐件规划,自报项目,奠定了实现总体坚实基础,组建了专门的服务体系,从种植知识、协调资金多方面提供产、产后服务,解决了群众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种植中药材的要领不清,在销售中被坑骗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狠抓农民增收。到2003年,实现了每村都有支柱产业示范片,规模较大的有3个。全乡种植草本药材5387亩,其中刺蓟籽(学名
水飞机)3800多亩,已经成为石关乡的龙头产品,享誉东北、华北、南京、关中等地,单项产值达300多万元,较同季其它作物(油菜)每亩净增收入.300元。现有以棱桃为主的干果园1700亩,
天麻3万多窝,养殖大户16户,全乡生稽存栏3230头,牛存栏800头,羊550只,家禽6900只,建养殖小区3个。劳务输出人员1066人。
利用康沟村扶贫工程启动的契机,从省市县争取资金48万元.组织村民投劳2 7万余人次,移动土石方3万多方,拓宽了代河口至郑家坝长9 8公里的道路,修建了邦家规大桥。完成自来水工程8处,使全村500多人吃上了自来水。2002 2003年,全乡整修拓宽道路6条21公里,新建人畜饮水工程14处,建桥涵3座。对石家湾、鹅项、界牌、刘家坝4个村的农电网进行了改造。新建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网络接收塔各一个,覆盖了全乡大部分地域。20。3年公路建设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筹资14万元,修建了石家湾村、刘家坝村村级小学,并对部分学校的教学办公设施进行了全面更新,全乡8所学校危房改造基本结束,为教学工作创造了安全舒适的环境。2002—2003年建设乡级计生服务室1个,村级计生服务室8个,投资1 6万元修建计划生育宣传碑8个,完善了计生中心户管理等管理制度,挂牌明确计生中心户100户,开展计划生育“三查”活动8次,节育措施及时率达到100%.2003年度计生工作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乡镇。